台大演算法課程停修增 教授憂新課綱弱化數理能力
![台灣大學電資學院開在大三的必修課「演算法」停修人數增加,特聘教授張耀文擔心108課綱弱化學生的數理能力。教育部則拿出PISA等國際評量成績,認為學生能力並未下降。(中央社檔案照片)](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15/1200x644_854858556357.jpg)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台灣大學電資學院開在大三的必修課「演算法」,今年停修人數增加,特聘教授張耀文擔心108課綱弱化學生的數理能力。教育部則拿出PISA等國際評量成績,認為學生能力並未下降。
張耀文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高中修讀108課綱的學生進入大學後,他就一直在觀察這批學生的表現,發現大一的基礎課程微積分,成績表現就降低9%到14%;當這批學生升到大三,修讀專業科目「演算法」時,也出現停修人數增加的情形。
張耀文指出,近3年台大演算法課程停修比率,從3%大幅增加到13%。可能原因包括台大放寬停修的行政程序,或是學生擔心拿不到A+會影響平均成績等。但他認為這些都不是主因,主要還是學生課業表現不佳,實在修不下去。
張耀文表示,108課綱在高中降低必修時數,讓學生多元學習,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也出現數理能力弱化的隱憂。「演算法」是近期熱門的DeepSeek人工智慧平台取得突破的關鍵,重要性不必多言,108課綱學生競爭力下降,未來勢必會影響到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希望教育單位能正視這擺在眼前的事實。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回應,108課綱強調適性發展,對自然科學有高度興趣的學生,除必修12學分外,還可選修最多32學分的加深加廣課程,深入學習科學探究與實作,培養跨領域統整與實作能力。
國教署表示,從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評量結果顯示,108課綱實施後的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表現均優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分別排名第3、第4和第5,且是歷屆最佳,顯示108課綱的學生學力並未下降,反而更能運用探究能力及批判思考,具備應對全球化挑戰所需的多元能力。
國教署表示,未來將透過課程彈性設計,確保學科時數符合學生適性發展需求,並加強課推系統、專案計畫、教學資源支持學校等政策。大學演算法課程停修學生人數增加的現象,應與108課綱無關。(編輯:管中維)11402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