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廉恩繪本與金翎台灣歷史譯作 布魯克林會英文讀者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28日專電)台灣繪本「Home」作者林廉恩與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譯者金翎,今天聯袂出席紐約文化界大型活動「布魯克林圖書節」,紐約大小朋友與台灣創作者共同體驗圖像、手作與台灣生活的獨特經驗。
每年9月入秋時節登場的布魯克林圖書節(Brooklyn Book Festival)吸引讀者攜家帶眷出席共享,在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推介下,林廉恩與金翎受邀出席28日的兒童工作坊和29日的歷史圖像小說座談。
36歲的林廉恩繪本「Home」以台北家庭生活為主軸,打破傳統視覺用色,2021年在國內外獲得不少獎項,同年發行英文版。金翎在工作坊為林廉恩口譯,吸引許多兒童與家長排隊入場。
來到紐約前,林廉恩在台灣準備平常用的紙材料與紐約小朋友一起拼貼。
使用回收紙張拼貼台灣都會的家庭生活,林廉恩回憶創作過程:那時準備材料是用回收紙張,在顏色上是特別想打破一般人認知印象的顏色,比如說天空一定要藍色的嗎?地上一定要土色的嗎?把所有的顏色回歸到全部紙張的顏色。整體來說畫面配色是平衡的好看的,使用容易取得的材料。
除了繪本,林廉恩的單一圖像與跨材質創作體驗受到許多大小朋友歡迎。她說,繪本會有故事,有角色、情節的呈現,繪本的圖像是為故事而存在。若純粹做個人作品單張圖像,可以回歸到只做一個風景,描述一個人、一個場景,與故事比較沒有關係,不用去設想角色的個性與環境。
30歲的金翎橫跨中英日3種語言,除了個人創作,近年陸續翻譯作者游珮芸、繪者周見信創作的蔡焜霖青年傳記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金鼎獎得主楊双子的長篇小說「台灣漫遊錄」。
台灣漫遊錄英文版本月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 2024),是翻譯文學獎項2018年改革以來,第一本譯自華語的小說,也是台灣小說首度入圍美國指標性文學獎項。
金翎近期翻譯的作品裡有日文、中文、台語3種語言,思考各語言層面翻譯需要想很多不同手法。由於漫畫與小說橫跨長達90年,用語上必須反映出1930年代到現代,讓英文讀者理解時代的演變。
為了譯文準確反映時代,金翎除了查看日本在台灣的資料,也前往人權博物館尋找書中提到的情景,翻譯期間還參考已經發行的日本版。
金翎說:以台灣而言,所謂的中文是台灣的中文,因為包含這麼多不同語言累積的層面,在歷史上我們的中文已非常獨特,有很多日文和台語的成分,翻譯這兩部作品感觸很深。
對於英文讀者的台灣小說閱讀體驗,金翎強調,好不好讀不是最注重的一面,因為這歷史本來就不好讀,希望英文讀者將此視為挑戰,但不會深到說要先做研究才能理解故事。希望英文讀者能理解這是多麼複雜的一片歷史與土地。沒有簡化到只是為了英文讀者把台灣的複雜性全部都淡化了。(編輯:陳承功)11309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