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未間斷的種子花東復育 慈心展34名保種人50種小米

2024/6/19 17:11(6/19 17: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19日在台東縣舉辦「斜坡上:從未間斷的種子」花東原鄉作物保種復育成果記者會,展出多達50種小米品系。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3年6月19日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19日在台東縣舉辦「斜坡上:從未間斷的種子」花東原鄉作物保種復育成果記者會,展出多達50種小米品系。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3年6月1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9日電)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推動花東原鄉作物保種復育,今天在台東展出34名保種人50種小米品系,參與的族人驚訝「原來小米的品系這麼多」。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今天在台東舉行「斜坡上從未間斷的種子」花東原鄉作物保種復育成果記者會,展出多達50種小米品系,並頒獎感謝參與復育、保種的原鄉族人及贊助企業。

平常都會幫母親購買小米的陳姓排灣族人,知道有小米品種展出,特別請假到現場,他看到這麼多品種小米嚇了一跳說「原來小米品系這麼多」;平常購買,或到部落看到族人栽種,都沒注意到小米也有差異。

根據慈心發布的新聞稿,因應社會變遷、極端氣候因素,衍生糧食安全等議題,讓保種復育成為各國積極尋求的解方;台灣小米紀錄上高達200多種,但大多被其他作物取代,慈心10多年來走訪花蓮、台東共30個部落,積極透過各種方式進行保種復育行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慈心基金會表示,聯合國訂定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將小米列為具有調適氣候變遷的作物,成為全球糧食安全供應系統的關鍵作物之一;慈心基金會自2021至2023年期間,收集了157個花蓮、台東等原鄉部落的小米品系,目前已成功繁殖更新116個小米品系。

2023年接農業部農糧署「強化花東地區原鄉保種及復育計畫」,以具有原住民主食文化特色及抗旱性佳的「小米」,作為保種復育主軸,並規劃一系列「小米進校園營養午餐」、「小米農民變老師」、「綠色餐廳主廚進校園及文化健康站」等活動,希望從恢復部落世代飲食文化著手,開展永續保種的成功模式與價值。(編輯:陳仁華)11306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