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應援團4 / 安心好好洗澡 香香澡堂成無家者溫暖中繼站
無家者、街友、寒士、城市流浪者,都是遊民的代名詞,他們或許是經商失利欠債,也許曾犯錯不被家人諒解,可能誤入歧途無家可歸等因素,就此流落街頭;然而透過人安基金會平安站、救世軍廚房、思安協會「街頭家醫」、芒草心「香香澡堂」、人生百味「人生萬事屋」的社工、廚師、店長、義診醫師和更生人志工等人的眼睛,在第一線看見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貧窮樣貌,體會街友承受「好手好腳不工作」偏見,於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互助,扶助街友自立。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0日電)好好洗個澡看似稀鬆平常,卻是無家者一大挑戰,尤其COVID-19疫情最嚴峻時,更面臨無處可盥洗窘境,香香澡堂從而誕生,成為無家者安放內心的歸處,更是自立路上溫暖的中繼站。
一個暖冬的午後,走出捷運龍山寺站,穿過人聲鼎沸的廣州街,在眼花撩亂的店家之間,有條僅容2人並肩的逼仄巷子,稍不留意就錯過,走入巷內彷彿穿越到另個時空,喧囂全都拋諸腦後,香香澡堂隱身其中。
疫情猛撲升3級 無家者盥洗需求催生香香澡堂
時間轉回到2021年5月間,台灣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大規模爆發,單日染疫人數迅速破百,為了對抗這波疫情凶猛攻勢,全國防疫警戒10天內三級跳,直升最嚴格的第3級警戒。
霎時人心惶惶,全台宛如空城,卻有一群城市中的隱形居民被遺忘在疫情洪流中。由於3級警戒的發布,以往無家者可以清洗身體的運動中心被迫關閉,附近可使用的公共水龍頭暫停供水,芒草心慈善協會看到無家者的急迫需求,以提供盥洗服務為主的專案因此誕生。
2022年初,小小的、只有4間淋浴間的澡堂悄然開張,一個以無家者和社區貧困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空間,除了提供免費盥洗、充電、物資領取,同時培力無家者成為工作者,也提供福利諮詢及轉介服務,包括就業、醫療及租屋等項目。
「現在人有點多,30分鐘後再過來可以嗎?」「嚴大哥你第1間喔!」「明天沒有開,幫你預約後天下午,老時間不要忘記。」
香香澡堂門口高掛圓形招牌,繪著簡單溫泉圖示,主打服務一目瞭然,進門是乾淨明亮的櫃檯,大大的「芒」字霓虹燈牌掛在牆面上,左手邊擺放著物資機,輪值店長盯著進出人潮、安排預約,順手整理現場環境之餘,不忘叮嚀澡客要遵守規定,門口澡客三三兩兩,或坐或站閒聊中。
香香澡堂店長是阿江在芒草心的第1份工作,她本來心裡想像的其實是獨立書店,但不管是澡堂或獨立書店,重點是她根本沒有開過店,而香香澡堂「真的就是開一間店!」
更讓人倒吸一口氣的是,當時只有基本裝潢和3台物資機,現在的香香澡堂可說是阿江這2年多來,邊摸索邊和澡客互動,一點一滴打造完成。
她保留了原有的潔白磁磚,「因為調性跟澡堂很合」,其他裝潢設計則選擇日系小清新色調,希望讓這個地方呈現出乾淨明亮的氛圍,洗刷大家對於社福機構或是遊民混亂、髒亂的刻板印象,「香香澡堂」則是街頭大哥大姊們投票選出來的名字。
不只洗香香 澡堂盼成社區與社福軟性橋梁
澡堂空間不大,處處用心,阿江相信「有溫度的地方大家才會想要持續留下來」,處處可見的手寫小卡,滿滿無微不至的碎念叮嚀,還有物資機上貼的照片,是附近友善店家所提供餐點。她希望有一天無家者們在這裡吃東西,可以感覺吃飯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
一開始阿江去艋舺公園發傳單,第1個月來的澡客屈指可數,靠著口耳相傳,香香澡堂的名聲一傳十、十傳百,現在一天到訪人數高達80到85人,澡堂與澡客間培養出默契,例如每人只能洗20分鐘,是開店以來就設下的規則,牆上設有顯示器讓工作人員和排隊的澡客參考。
澡客願意上門是好事,但畢竟以無家者為主要顧客,難免產生「鄰避效應」,阿江的原則就是維持秩序跟衛生整潔,為此她每天都會去掃門前這條街道,有時還會故意在外面罵澡客不要亂丟垃圾,做出一個「態度」讓鄰居看到,加上其他在地友善團體帶著拜碼頭,香香澡堂逐漸站穩腳步。
「洗澡這件事情只是一個開端跟媒介。」阿江指出,很多人關注無家者的居住、就業等問題,要先洗澡才能開始後面的事情,包括買東西、領餐、找工作等,沒有洗澡根本沒有辦法做這些事情,藉此建立關係才能拓展社福網絡,讓社會安全網更緊密。
這也是為什麼香香澡堂提供其他諮詢服務與人際關係連結,希望能透過社區結合社福,做一個新創的倡議跟直接服務,這是核心價值。阿江解釋,嚴格來說更像是補充政府資源不足的地方,成軟性橋梁。
如今,除了澡客和工作人員,連觀光客、背包客、物資捐助者、社區居民、研究者等,都會出現在這裡,原先單純為了提供盥洗需求的香香澡堂,逐漸成為每個人都可以來相聚交流、多元開放的社區據點。
安頓內心歸處 無家者洗出生活勇氣
每回營業前,在澡堂工作的玉珠姊姊總習慣提早個半小時來開門,趁著其他人還沒來的時候,把要分裝的口罩裝一裝、別人捐的衣物整理整理。
她兜來轉去地打掃環境,一邊和中央社記者寒暄說,提早到是自發性的,這是她的一點點小心意,因為香香澡堂有種家的氛圍,從小到大除了爸媽無條件給予包容,只有香香澡堂願意這樣包容無家者和老人家,她深受感動,身為一顆小螺絲釘,突然間有了種歸屬感。
「其實流浪的人啊,很需要愛與尊重,需要一個自信。」玉珠姊姊偏著頭停頓了幾秒,「因為無家者也很怕人家知道『我就是一個流浪的人』」,所以不是每個無家者都能坦然走進香香澡堂,甚至會很在意身上是不是有味道。
玉珠姊姊目前落腳士林區,之前從沒想過有一天會變成無家可歸的人,家人換了鎖,她被鎖在家門外,流浪了10多年,她將心比心溫柔對待其他無家者。被記者打趣口才這麼好,應該拿麥克風坐在澡堂門口放送時,還跟著開玩笑大喊:「大家Open Mind,趕快進來!」
她說,有些人從原來處境一步一步掉下來的時候,可能沒有被適時接住,心裡有些傷痕還需要時間修復,心情上會覺得好像沒有辦法進來表達自己,因為害怕異樣的眼光,又或是害怕融入不了,忍不住想太多。
通透的觀察,來自玉珠姊姊歷經挫折的修練,去年9月到香香澡堂工作前,她曾到別處應徵,面試時依照要求掃完地後,對方面有難色,當下她心涼脫口就問「我是不是沒有通過」,得到「對,評估完認為不適合」、「掃地也掃不好」等回覆。
當下她深受打擊,自問「難道真的連地都掃不好」,後來更加理解為什麼無家者會有寧靜的絕望,尤其在屢遭不如意,一直沒有辦法走出一條路的情境下。
「有些人不知道勇敢求助,而非弱者。」玉珠姊姊在香香澡堂看到店長阿江真心關懷無家者,又想到無家者可能不曉得這裡有這麼多資源,「其實蠻可惜的」,只要鼓起勇氣走進來,或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比方說,有人學到一技之長、找到房子,「很多人被扶持起來了」。
在香香澡堂刷洗打掃中,玉珠姊姊洗出了生活的勇氣,店長與無家者的相處方式,也讓實習生小薛體悟到,這裡不只是個提供無家者盥洗服務的場域,流轉的是一種平等關係。
就像和長輩聊天 實習1個月體悟無家者「不可怕」
才剛上大一,對於「社工」到底該是什麼模樣,小薛靦腆坦言「我也不太知道社工在幹嘛」,只是和其他服務據點相比,香香澡堂特別之處在於「等人上門」,跟其他主動出擊給予關懷的外展社工不同,來了之後最意外的是比想像中熱鬧很多、無家者沒有那麼「可怕」,就像一般長輩。
在香香澡堂實習1個多月這段時間,小薛對店長阿江跟澡客的互動方式印象深刻,「好像是在跟朋友聊天!」她忍不住小小感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跟服務對象有這種關係的人」。
在師長口中,跟服務對象相處要有同理心,小薛說,但是阿江沒有特意把無家者當做一個「我在幫助他」的對象,而是平等關係,這使她帶著全新體悟,期許自己努力讓更多人能注意無家者議題。
香香澡堂的每一天,接待來自各地的無家者們前來盥洗沐浴,不管是睡在公園的厝邊阿嬤、扛著大包小包的回收大哥或是剛從工地下班的壯兄勇弟,都因為洗了舒服的熱水澡,有了不一樣的生活動力。
快要60歲的嚴大哥是忠實澡客,幾乎每個營業日都會報到,他也曾到其他據點盥洗,僅容轉身的狹小空間讓他覺得「很難洗」。開放時間對白天要工作的無家者來說也不夠友善。
香香澡堂的衛生條件佳、氣氛溫暖舒適,又能夠領取食物、衣服、清潔用品甚至口罩、酒精、防蚊液等生活所需,最重要的是,「店長他們都很年輕,對我們很好,現在年輕人比較難同理心看待無家者。」嚴大哥說。
歡迎光臨香香澡堂,從無家者、背包客到社區居民都在這裡相遇,澡堂的臉書粉絲專頁如此寫著:「以洗澡之名,來一場與街頭貧窮的浪漫邂逅」。(編輯:陳清芳、陳政偉)1130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