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逾50歲每10名女性1人骨鬆 30歲前4招存骨本

2023/10/16 15:31(10/16 16: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根據調查,50歲以上每10名女性就有1人骨質疏鬆,國健署提醒,30歲前是存「骨本」關鍵,存骨本第1招就是均衡飲食,建議攝取足夠鈣質,每日1.5至2杯乳品。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攝  112年10月16日
根據調查,50歲以上每10名女性就有1人骨質疏鬆,國健署提醒,30歲前是存「骨本」關鍵,存骨本第1招就是均衡飲食,建議攝取足夠鈣質,每日1.5至2杯乳品。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攝 112年10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6日電)人體骨骼在30歲前達到高峰,隨年齡增加,骨質密度逐年減少,根據調查,50歲以上每10名女性就有1人骨質疏鬆。國健署提醒30歲前是關鍵,規律運動、曬太陽等4招可存「骨本」。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的比率為8.1%,其中女性高於男性,女性約每10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此外,調查也發現19至64歲民眾每天鈣攝取量505至566毫克,僅達建議攝取量1000毫克的一半。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研究員周燕玉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這是每4年1次問卷調查,針對全年齡層抽樣約3萬筆左右,發現台灣民眾不是「績優骨」,尤其女性更年期,雌激素分泌減少,保護力降低,當停經前飲食未保本,骨質疏鬆就容易找上門。

國健署發行的「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也提及,停經、性腺機能減退,骨代謝增快,與種種臨床風險因子共同作用,導致骨流失加速,損壞骨品質,若病患骨本不足,極可能造成骨密度降低,兩者會導致骨骼強度變差;若病患平衡功能變差,不慎跌倒,對骨骼造成撞擊,就會引起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1種無聲疾病,會使骨骼變薄、密度降低和失去強度,多數民眾未注意骨質流失,直到輕微跌倒或碰撞後才察覺,因此,骨質疏鬆防治絕不是等到年長才來做。骨質是由長時間累積的結果,關鍵在於日常習慣的養成。國健署提供4招儲存「骨本」。

國健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91.9%的19至44歲族群每天牛奶攝取不足1杯。存骨本第1招就是均衡飲食,攝取足夠鈣質,建議每日1.5至2杯乳品。

同時建議民眾攝取高鈣食物,包含起司、黑芝麻、小魚乾、傳統豆腐、深綠色蔬菜,如地瓜葉及莧菜等,比一般的蔬菜含有較多鈣質。

第2招是運動,運動有助於成長過程中的骨骼生長,並有助於維持成人的骨骼,運動類型以荷重和肌力運動為主,如慢跑、跳舞、登山、舉啞鈴等。

第3招為適度曬太陽,建議可於清晨及黃昏時到戶外活動曬太陽,適度的陽光可以活化體內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同時強化骨骼。

第4招是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要維持正常體重,並戒菸酒,才能減緩骨質流失,延後骨質疏鬆發生。

國健署長吳昭軍呼籲,從年輕存「骨本」觀念很重要,把握在30歲之前存好骨本,避免逐年骨質流失,造成健康與生命的危害。(編輯:管中維)11210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