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情讓我們成為家人 她深入第一線伴傷友復健

2021/9/26 16:11(9/26 18: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6日電)「傷友不能來,那就我去吧!」陽光基金會資深生活服務員傅彩琴心繫燒燙傷傷者,在社區疫情期間自願住進陽光之家,日夜陪伴7名傷友復健,「因為疫情,讓我們變成一家人」。

傅彩琴和陽光基金會的緣分,早從30多年前就牽起。原來,傅彩琴從小因唇顎裂飽受外界歧視眼光與同儕霸凌,在陽光基金會幫助下開始展開語言矯正,也認識許多顏面損傷的朋友,讓她重拾信心,出社會後也重回基金會服務,協助照顧燒燙傷傷友。

第一次接觸到燒燙傷的孩子,內心衝擊難以言表,傅彩琴回憶,那幾個孩子年僅5、6歲,臉部燒傷嚴重,全身佈滿水泡,每天洗澡、換藥都會痛到大哭,縱使內心不忍,卻又必須裝作堅強,當孩子們的靠山。

後來,陽光基金會成立新北市私立陽光之家,提供住宿服務,開放嚴重燒燙傷患者入住,進行密集復健,也促使傅彩琴進修考取生服員證照,22年來陪伴無數傷友度過人生中最難熬的復健歷程。

傅彩琴說,有的傷友曾是黑社會大哥、有的是千金大小姐,但在陽光之家,每個人都同樣脆弱,很多人受傷後連最基本的吃飯、喝水、上廁所都無法自理,即便再有權有勢,通通都得歸零。

傅彩琴服務過的傷友形形色色,她的工作就是陪伴他們復健、換藥、完成生活大小事。

今年5月,台灣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社區傳播疫情,全台進入第3級警戒,人人都擔心踏出家門一步,染疫風險就高一分。因應疫情,復健場所也必須暫時關閉。

「萬一沒辦法復健,傷友該怎麼辦?」這是傅彩琴腦中第一個念頭,她說,陽光之家傷友的傷勢較嚴重,必須把握黃金復健期,每天密集復健,若因疫情停擺,先前復健的成果恐怕通通放水流,原本已經可以張開的手指、可以活動的脖子,可能短短幾天內又「黏」回去,所有痛苦又得重新經歷一次。

無畏疫情,她自願住進陽光之家,一肩扛起7名嚴重傷友復健的重任,每天和治療師視訊進行復健、調整復健的動作,確保每個動作都做得確實,「傷友的復健,不該因疫情而被放棄」。

那段期間,不少民眾居家上班、上課,悶到受不了,但傅彩琴為了避免把病毒帶給傷友,5月中到7月底外出次僅數不到5次,就近繳個費就趕回陽光之家,也不忘換衣、噴酒精做好消毒,避免傷友的傷口感染。

長達2個多月的「同居」生活,也讓傅彩琴、傷友、工作人員培養出家人般的緊密情誼,大家每晚都會輪流下廚,享受疫情之下微小的溫馨。7月11日正好是傅彩琴的生日,傷友們各自寫了卡片,集結成一本書,感謝她的無私付出。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復健的苦痛是外人無法想像的,傅彩琴說:「看著傷友在痛苦當中展現出勇敢與堅毅,一天天透過復健慢慢進步,是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她常想著,若今天燒燙傷的人是自己,她也能這麼堅強嗎?但很多傷友即便雙手截肢,仍展現出無比的樂觀,令她深受感動,「正因有這些傷友,才成就了今天的我」,笑稱「只要陽光還要我,我就要一路做到退休。」(編輯:陳清芳)11009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