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跨海尋親不少見 親子與養父母要先做好準備

2021/1/6 20:16(1/6 20:2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6日電)台灣近年不時有出養國外的兒少跨國尋親案例出現,善牧基金會社工部主任劉宜菁今天說,由於國外家庭都會提早做身世告知,因此跨國尋親不算少見,但要見面必須3方都做好準備。

15歲台裔美籍少年山姆(Sam)想找尋當年撿到他的救命恩人,他透過台灣的社福機構尋找當時受理的派出所,並將感謝信交由警方替他轉達,事件今天透過媒體曝光。

台灣過去棄嬰事件頻傳,不少棄嬰最後透過社福機構協助出養至國外,隨著出養兒漸漸長大茁壯、希望找尋原生家庭,也讓國內近年不時有跨海尋親的新聞出現。

善牧基金會台南嬰兒之家長年協助失依兒出養,社工部主任劉宜菁回憶,過去也曾接觸過一件案例,案例是一名棄嬰,由社會局送至嬰兒之家照顧,因為尋找不到生父母,加上小朋友有較為遲緩的狀況,因此國內媒合也失敗,嬰兒之家後來透過國外機構協助,才成功幫助小朋友尋找到美國的收養家庭。

劉宜菁指出,小朋友的養父母對他相當照顧,會讓他學習舞蹈、體操及滑雪等,讓小朋友透過才藝獲得自我認同跟價值,且養父母從小就告知身世,也會跟小朋友分享台灣的風俗民情等;在小朋友12歲那年,養父母還特地帶他回到台灣認識那塊土地、了解台灣。

劉宜菁說,養父母在啟程前有透過機構知會這趟行程,嬰兒之家得知後也回頭尋找社會局,發現其實在前幾年有疑似生父母在尋找小朋友,後來雖然透過DNA鑑定確定他們有血緣關係,但考量小朋友才12歲,或許還沒做好準備與原生家庭見面,因此僅有養父母知情、期待下次回台灣能有見面的機會。

劉宜菁指出,透過機構跨海尋親其實很常見,因為國外很早就會進行身世告知,許多國外養父母也會尊重小朋友、希望他們保有對自己的身分認同等,很多收養家庭可能不用等小朋友到成年,就會帶小孩到台灣走走,但要走到跟生父母見面的那一步,必須要3方,包含生、養父母跟小朋友都準備好才可以進行。

根據衛福部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者服務概況統計,108年跨國出養案例有147件,其中以美國48件最多、瑞典41件次之,而國內出養案例則為142件。

劉宜菁指出,善牧嬰兒之家每年平均協助50至55個案例,其中跨國出養占約一半比例,而每個案例平均約耗時1年多才可以找到收養家庭,如今受疫情影響,時間已拉長至22個月以上。(編輯:陳政偉)11001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