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聽講送公文 大學生批服務學習變應付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1日電)許多大學都在推動服務學習,甚至規定為必修課,但學生卻反映有的課程是要學生打掃、送公文、聽演講、整理書架,不是假服務真勞動就是在應付交差。
為了讓學生從服務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效果與成長,教育部因此推動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鼓勵各校成立服務學習推動單位,規劃服務學習課程,結合學生社團、志願服務、相關訓練課程等。
但日前金車文教基金會公布一份調查指出,8成大學生表示,學校將服務學習列為必修課程,但有6成學生反映服務內容淪為環境清潔,3成5坦言是因學校規定才參加服務學習。
政治大學學生會長白家嘉告訴中央社記者表示,政大規定學生畢業前要修滿2門服務學習課,但沒有學分,而服務學習課內容不一,有的名不符實,要學生聽演講,有的則是假服務真勞動,要學生去圖書館幫忙整理書架、把書歸位。
白家嘉提到,雖然有些服務學習課程的內容是有意義的,但服務學習應該是要學生願意主動去做,如果學校將服務學習規定為必修,似乎不太符合服務學習鼓勵幫助他人的目的,為了真正落實服務學習的精神,學生會也希望向學校提案,將服務學習改成選修學分,讓有意願的學生去參加。
台灣大學學生會長林彥廷也表示,學校要求各系所開服務學習課,卻沒有給開課經費,無法聘請助教,當然也推不出有品質的課程,最後就變成學生、系所都在應付這些服務學習課。
林彥廷指出,根據學生會瞭解,校內服務學習課近7成都是要求學生打掃,而且很多地方早已外包給清潔公司,學生只是重複做勞役工作,有的則是跟服務學習不太有關係,例如要學生送公文或是聽演講,學生會雖然已向學校反映,但校方僅允諾會先從執行面改善,避免打掃、送公文等情況。
林彥廷認為,服務學習應該是自願性服務,這樣學習才有價值,而課程內容也應該契合服務學習的精神,例如到偏鄉去做教育服務,或醫學專業學生進行公益服務等,待新校長於107年2月上任後,學生會也會再向校方提案,希望將服務學習改為選修並給予學分。10612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