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珊瑚記錄所羅門地震史 研究登期刊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8日電)台大和美國團隊合作,利用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作為天然地震紀錄器,根據其死亡時間和年齡,重建所羅門群島過去數千年的地震歷史,研究登國際期刊。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等地質系團隊成員和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團隊合作,根據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研究位於西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超級地震歷史,成果登上6月30日的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團隊表示,所羅門群島西側於2007年4月1日,曾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8.1地震,造成12公尺的大海嘯,災難之後,人們急迫想知道未來是否會發生更大規模地震,若能重建過去強震歷史,並評估誘發大海嘯的超級地震是否會再發生,就能提出因應對策,因此團隊開始研究其板塊運動。
沈川洲表示,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團塊狀珊瑚,生長到低潮位時,珊瑚頂部因露出海面而無法向上生長,只有側邊活體珊瑚持續朝水平方向、以同心圓向外延續生命,外型則呈現扁平的月餅狀,稱為小環礁,而小環礁頂部就代表當時的海水面。
沈川洲指出,僅生長在海水表面的珊瑚或珊瑚礁階地,也可代表海水面高度,地震發生時,若地面突然上升、海水面相對下降,珊瑚就會暴露在空氣中而死亡,死亡後的小環礁、珊瑚或暴露的階地,與海水面的高度差,就是區域地面被地震抬升的高度,珊瑚死亡時間點便是地震發生時,這些生長在海岸邊的珊瑚,就成天然地震紀錄器。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團隊,利用小環礁珊瑚化石和珊瑚礁階地的發現位置,結合台大地質系發展的精確「珊瑚鈾釷定年技術」,計算珊瑚化石年齡,重建所羅門群島西側雷諾加島,過去數千年來的超級地震歷史。
分析結果發現,雷諾加島紐貝爾地區的珊瑚化石,紀錄過去4000年來較完整的古地震事件,期間雷諾加島至少有4次史前大地震,平均約500至1000年發生一次,根據引發地面抬升高度來看,4次史前地震強度應超過2007年地震。
研究團隊表示,依照目前已有證據顯示,若板塊間相互運動模式不變,近期內當地發生誘發強烈海嘯,直接威脅該區域居民的規模8.0以上地震,機率不高;而台灣本島與離島也有許多珊瑚礁,如何應用珊瑚作為天然地震紀錄器,重建史前地震,是未來努力的方向。10407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