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新療法 大幅改善腸癌療效
2015/6/5 09:4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成功找出至少3個標靶胜肽,可與腸癌細胞高度結合,大幅改善抗癌藥物的傳輸系統效率。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所研究員吳漢忠領導的研究團隊,日前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論文第一作者是中研院博士生吳建勳。
腸癌是台灣常見且致死率極高的癌症,傳統化療效果有限,主因是藥物無法有效運送到腫瘤組織,且容易產生抗藥性。科學家希望發展出專一性的標靶藥物,就像是巡弋飛彈,精準地打到腫瘤位置,而不傷及無辜細胞。
研究團隊運用噬菌體顯現法 (phage display),成功鑑定出至少三個標靶胜肽,對腸癌具有高度的結合能力。再進一步以微脂體攜帶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抗癌藥物,研發出標靶微脂體聯合療法。
動物實驗結果顯示,微脂體藥物能夠專一且高劑量的累積於腫瘤組織,大大提升抑制腫瘤的能力,讓腫瘤完全消失並且不會引起副作用,觀察150天後仍無復發情形。
吳漢忠表示,這項研究成果明顯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並減低藥物的副作用,使腸癌治療策略有突破性的進展。10406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