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源自明華園 陳昭賢扎根兒童劇

2014/7/4 20:4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4日電)明華園孫翠鳳女兒陳昭賢是家族第3代青年軍,創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年僅26歲的她致力兒童劇場,讓傳統藝術扎根。

陳昭賢是明華園戲劇總團長陳勝福與「無敵小生」孫翠鳳的次女,去年創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並推出創團戲劇「風神寶寶之火燄山」,不僅打破一般人對歌仔戲的傳統印象,更成為台灣第一個用「本土戲劇」與「東方文化」說故事的兒童劇場。

從小在傳統戲曲家族長大,陳昭賢3歲起開始唱戲,跟著家族巡迴各地演出,跑遍大街小巷,她發現,每回坐在廟口戲台前第一排的通常都是年幼的小朋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中,我知道,兒童對於演出內容或許似懂非懂,但歌仔戲絕對充滿著吸引力」。

小朋友看戲的眼神,激發陳昭賢思考如何讓傳統戲劇在下一代身上扎根,培植更多年輕觀眾,避免斷層。

陳昭賢說,明華園從祖父輩傳承下來,整個家族200多人全都在演歌仔戲,沒有成員離開這個行業;身為第3代「青年軍」,她想用兒童能夠接受的頻率,演繹各種東方傳說故事,「打造出專屬孩子、讓他們愛上歌仔戲的作品」。

如同創團作品「風神寶寶之火燄山」,陳昭賢召集了具有紮實武術、京劇、豫劇、歌仔戲、特技及舞蹈底子等不同元素的新生代表演者,結合現代舞台劇和傳統本土藝術,重新塑造劇中人物個性外,也搭配3D動畫科技,創造絕佳舞台效果,帶給大小朋友陣陣驚喜。

去年創團首演時,陳昭賢綁著鋼絲在舞台上「飛來飛去」,回家後身上滿是瘀青,想起台下小小觀眾充滿驚奇的眼神和此起彼落的歡呼聲,「再辛苦都值得,那就多飛一點吧」。

不論在演出或和小朋友互動時,陳昭賢會用略帶童音的口吻拉近彼此距離,彷彿化身「風神寶寶姐姐」,所有演出者也都跳脫傳統戲曲制式規範的身段與唱腔,偶爾唐三藏會唱起RAP,牛魔王也不那麼凶惡可怕,用可愛、逗趣、寓教於樂的表演方式,引領親子一起親近傳統戲劇藝術。

年僅26歲的陳昭賢指出,創團之路非常辛苦,但「家族團結」是她最大後盾,不論劇本、表演形式到舞台製作,技術層面的支持和資源都不於匱乏。

明華園長期致力傳統戲劇文化推廣,陳昭賢也試圖帶領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生力軍,以創意巧思投入藝術扎根,開拓傳統戲劇表演之路,為本土歌仔戲劇注入更多嶄新能量。10307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