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泰世華銀調查:遭詐騙財損達百萬 有26%民眾沒報案

2024/6/25 15: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羅元駿台北25日電)國泰世華銀表示,高達75%民眾3個月內收過詐騙訊息,31%民眾曾被詐騙得逞經驗,被詐騙者中有6成比例沒有檢舉、43%沒有報案,甚至財損高達新台幣百萬元以上者,有26%民眾沒報案,主要是認為即使報案錢也拿不回來,或是不知道如何檢舉,甚至是擔心被貼上笨或貪標籤。

國泰世華銀行今天公布「反詐行為調查報告」,以詐騙滲透率、反詐意識及遇詐後行為3大關鍵構面進行分析。

國泰世華銀從詐騙訊息接受頻率、詐騙類型以及受詐經驗進行調查發現,遭詐騙得逞的民眾,在年齡、學歷及地區方面皆無明顯差異,顯示詐騙攻擊並非針對特定族群,全民皆受威脅。

國泰世華銀指出,常見手法以網購詐騙及假投資詐騙為最大宗,占近60%;而遇到假冒親友詐騙及假檢警詐騙則以60歲以上民眾比例為最高,並提醒民眾對各訊息應該抱持零信任態度。

國泰世華銀針對受詐原因以及檢舉意願進行調查發現,有41%認為詐騙訊息太多檢舉不完,有19%不知道如何檢舉或分享、19%認為大眾應該可以辨識不需檢舉。

至於誤點或誤信詐騙訊息的原因,調查發現是認為訊息及連結太逼真,其次是疏忽未留意到是假的,高達6成以上的被詐騙者是因詐騙訊息以假亂真、一時不察而遭詐騙。

國泰世華銀調查發現,被詐騙者中有60%的人沒有檢舉、43%沒有報案,甚至財損達新台幣百萬元以上者,仍有26%不報案。主因是「就算報案錢也拿不回來」、「不知道如何檢舉」、「怕被認為笨或貪」3原因影響報案意願,顯見被詐騙者擔心因受騙而被貼上負面標籤,建立更友善的受害者社會氛圍,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國泰世華銀總經理李偉正表示,國泰世華在台擁有超過1000萬名客戶,面對防詐議題責無旁貸,盼藉由此次反詐行為調查報告,喚起大眾重視「檢舉、報案、說出來」3行動的重要性,也提醒民眾事事要存疑以及投資找合法觀念,除了主動尋求官方聯絡方式或是165查證消息來源外,投資金融商品務必找合法金融機構才有保障。

刑事警察局長周幼偉也提醒,面對花招百出的詐騙情境,任何號稱有內線交易、穩賺不賠、到府收款、別讓銀行員知道就一定就是詐騙,民眾投資務必遵循政府認證的官方管道,若遇到任何可疑狀況勿慌張,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主動求證。

國泰世華銀發表首份「反詐行為調查報告」,針對全台18歲至70歲以上各年齡區間的民眾進行抽樣調查,總計回收1萬1609份有效網路問卷。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此外,國泰金今天發布聲明指出,近日發現有多起不法人士冒用國泰金商標、董事長蔡宏圖或投資長程淑芬等高階主管姓名及肖像,設立偽冒臉書粉絲專頁、臉書社團、Line帳號、Line群組或一頁式網站,發布不實廣告、提供股票投資建議、招攬民眾購買股票或金融商品,藉此蒐集民眾個資甚或詐騙財物。

國泰金強調,絕不會透過上述管道要求民眾提供個資、向民眾提供股票投資建議或要求民眾交付財物。如有收到相關訊息,請切勿提供個人資料及財物予詐騙集團,更不要轉載及散播不實訊息,以阻絕此類詐騙手法得逞。(編輯:潘羿菁)11306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