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夢工場6檔實驗新作 探索與觀眾互動可能性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3日電)以戲曲為核心,激出實驗性對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辦的「戲曲夢工場」邁入第7屆,推出6檔形式各異的新作,持續思索展演與觀眾互動的各種可能性,從9月起連續6週上演。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戲曲夢工場舉辦至第7年,每年策展人都以不同思維策辦,把舞台化作實驗場,讓觀眾窺探新時代戲曲展演的可能性。在過往30多部作品裡,有1/4入圍過傳藝金曲獎或受台新藝術獎提名,歷年售票率均超過9成。
陳悅宜指出,各種元素與戲曲共生已是進行式,而戲曲夢工場正是最好的實驗場域,提供所有對戲曲好奇者當星探尋寶,「不一定要成功,但在這裡可以作夢,更有可能實現、被看見。」
本屆策展人汪俊彥則分享,近年大眾關注共生與永續議題,他認為戲曲就是最永續的劇場,經典劇碼與角色透過細微改編,能仍持續吸引觀眾入場、打開想像與感受。今年的主題設為「劇・眾」也是「聚眾」的諧音,希望創造力的團隊聚集新觀眾,讓更多人在戲曲魅力中找到共鳴。
今年首檔演出為破空間的「廣場」,觀眾能在廣場空間選擇喜愛的位置停駐觀賞,體驗音樂聲響、行為藝術以及當代戲曲的精彩結合;再拒劇團的「走吧,野草!」將以現代劇劇結合歌仔戲元素的「後設喜劇」,讓90年代前衛小劇場巧遇50年代左派工人劇團亡魂,激辯不同時代對於「改良戲曲」的歧異想像。
千流製作的「洒家智深」融合京崑、曲藝及現代戲劇,跟著劇作的視角,陪伴梁山好漢魯智深,一起踏破鐵鞋尋找無懼作自己的世界;而不斷探索布袋戲無限可能性的真快樂掌中劇團,本屆將帶來全新力作「祟.出示」,打破舞台與觀眾分界,以流動的「光」作為聚焦所在,讓觀眾體驗科技感十足又傳統的布袋戲演出。
10月接棒登場的是集藝戲坊「源.緣」,採用獨特的「扁擔戲台」演出形式,帶觀眾回到早期台灣布袋戲的外台場景,展現遊走式的演出魅力,情節更隨四季時序不斷悄然變化。
而白鹿迷路「女狀元( )了」以當代女性視角重新探索傳奇女狀元樣貌,團隊一度設想在台灣這麼開放的社會,是否還需探討世俗的性別期待,但近期發生在台灣拳擊好手林郁婷身上的挑戰再次證明,問題依然不容忽視。(編輯:李亨山)11308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