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寫「從前,有個錄影帶店」見證客廳就是電影院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5日電)在串流平台還未出現以前,錄影帶曾是許多人的美好記憶,影評人葉郎近期出版「從前,有個錄影帶店」,見證「客廳就是電影院」的年代 ,以及他身為「錄影帶世代」的悸動。
葉郎在書序中表示,他只比最早的錄影帶格式Betamax(1975年)早幾個月出生,成長於沒有金馬影展、沒有太陽系MTV、沒有電影圖書館的台南,而家庭式錄影帶店在他10多歲的青春期出現,成為他當時人生的全部,在他的成長經驗中,電影從來沒有跟電影院劃上等號,「客廳才是我人生最常前往的影廳」。
葉郎表示,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2、30年的共同生活型態,然而就算錄影帶實體會都消失了,「錄影帶世代留下的生活記憶,仍挺住訊號衰減的類比宿命,清晰地刻印在DVD、iTunes、Netflix世代身上」。
葉郎在書中形容錄影帶、光碟等實體媒介體驗,隨著網路串流的全面統治力量而「像電影片尾的牛仔一樣,背對著觀眾緩步騎向遠處的夕陽」,葉郎說「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責無旁貸必須代表錄影帶的世代寫下這個故事」。
葉郎20年前就開始在報紙寫影評,近年在臉書開闢「異聞筆記 / Dr.Strangenote」粉絲頁,從電影音樂、影史八卦寫到當下產業觀察,深受影迷歡迎。葉郎2021年在網路寫作平台「方格子vocus」進行為期10個月的主題寫作計畫,書寫「錄影帶生與死」,以8萬字篇幅講完錄影帶世代故事,衍生為「從前,有個錄影帶店」一書。
全書10篇章,包括「家庭劇院首部曲」,盤點錄影帶發明之前的電影收藏家;「行動代號:全面圍堵」,分析好萊塢如何試圖殺死錄影帶產業;「春色滿園關不住」,探索色情錄影帶在科技前緣冒險的種種;「台灣錄影帶特有種」,呈現只存在台灣的布袋戲、歌廳秀和MTV等內容;「好萊塢之外的內容次宇宙」,探索健身錄影帶和音樂錄影帶現象;「越銅牆鐵壁的盜版錄影帶」,研究前蘇聯鐵幕國家的錄影帶產業及流行什麼。
其他篇章更探討百視達錄影帶王國的興衰,錄影帶週邊工具如迴帶機、遙控器,以及意外帶起的微波爆米花風潮等。深刻為錄影帶世代留下見證。(編輯:李亨山)1120325
- 作者| 葉郎
-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3/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