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威權體制vs.宗教信仰」專書 還原錫安山案件真相

2022/11/24 20:16(11/24 20: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財團法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合作出版專書「威權體制vs.宗教信仰–新約教會錫安山政治案件之研究(1963-1986)」,介紹戰後當局的宗教管理政策及新約教會發展沿革,進而探討威權統治與宗教信仰自由的緊張關係。(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11月24日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財團法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合作出版專書「威權體制vs.宗教信仰–新約教會錫安山政治案件之研究(1963-1986)」,介紹戰後當局的宗教管理政策及新約教會發展沿革,進而探討威權統治與宗教信仰自由的緊張關係。(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11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4日電)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財團法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合作出版「威權體制vs.宗教信仰-新約教會錫安山政治案件之研究(1963-1986)」專書,還原事件始末,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

根據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稿,本書由薛化元主編,游淑如、陳世芳、江志宏等共同作者撰稿,介紹戰後當局的宗教管理政策,以及新約教會發展沿革,進而探討威權統治與宗教信仰自由的緊張關係。

全書詳細記述錫安山信徒被迫離開原開墾地後,在高雄小林河灘漂流時期與公權力的屢次衝突,以及海外信徒來台受阻而爆發衝突的桃園國際機場等事件,並收錄許多錫安山新約教會所保有珍貴資料及相關人士的口述訪談,使社會大眾進一步認識威權體制對人權的不當侵害。

人權館副館長張嬋娟表示,人權館感謝先期研究者的努力及民間出版社的合作,透過檔案史料的蒐集、爬梳與口述歷史訪談,研究團隊釐清戰後政府當局控管宗教團體的政策、新約教會來台宣教傳道始末,以及威權體制與宗教信仰自由互動的歷史。

張嬋娟表示,新約教會長期以來受到情治系統的監控,以及遭受公權力不當侵害,使「錫安山政治案件」成為威權時期迫害宗教信仰的代表性政治案件,期望社會大眾能透過專書增進對威權統治的認識。

薛化元指出,1963年起,洪三期等人開墾高雄雙連堀地區,之後信仰江端儀傳進台灣的新約教會,1967年雙連堀地區被命名為「錫安山」(Mount Zion),由於立場及其生活方式引起當局高度懷疑,因此透過變更戶籍、入山管制等行政措施,迫使信徒離開開墾地。

薛化元表示,新約教會為重返錫安山,與官方爆發多次衝突,並走向街頭持續抗爭,直至1986年政府改以較和緩的方式處理錫安山問題,教會始得以重整家園。

游淑如分享,隨著眾多政治檔案的公開,新約教會受到高度壓制的歷史全貌漸趨明朗,當前檔案指出,新約教會本已受到情治單位的監控,對於信徒在偏遠荒涼的錫安山經營信仰基地,更使情治單位進一步執行疏導、滲透及防制等政策。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本次新書發表會亦邀請親歷「錫安山政治案件」的牧師陳忠成、牧師余本一、教授林麗真分享。林麗真認為,專書探討戶籍、土地等諸多侵害人權的案件,彰顯信仰自由面對威權體制不妥協讓步的精神。

陳忠成表示,透過專書能還原威權體制控管宗教信仰,甚至利用外媒影響輿論的種種不法。余本一指出,還原威權政府對錫安山的迫害,才不致重蹈歷史的覆轍。(編輯:張雅淨)11111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