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故宮南院展小半天之戰圖 得窺台灣歷史

2021/8/25 11:16(8/25 1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5日電)故宮南院目前展出「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其中「平定台灣得勝圖-小半天之戰圖」,描述福康安率領清軍對戰林爽文部眾,紀錄18世紀台灣重要歷史,吸引民眾看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第一檔,從7月30日展出至9月29日,一開展就因嘉義縣發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群聚感染,暫時停展,目前已恢復展覽。

展品中「平定台灣得勝圖-小半天之戰圖」是描述乾隆皇派大學士福康安率軍渡海來台,與林爽文部眾在南投鹿谷小半天對戰情況,為台灣歷史重要的一環,吸引不少人看展。

故宮南院今天表示,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從乾隆51年(西元1786年)11月起事以來,到乾隆53年(1788年)2月被平定。歷時1年3個月,不但是清代統治台灣期間最大規模的民變,也是乾隆皇帝(清高宗)引以自豪的十全武功之一。

清高宗為了紀念這次戰役,特別命令比照西域、金川戰役後的做法,繪製銅版印刷的戰圖流傳,命名為「平定台灣圖」,共計有12幅。

前10幅主要描繪福康安率軍來台後,在台灣各處征戰得勝的場景,其餘2幅繪製內容,則與乾隆皇帝頌揚平定林爽文戰役所作的御製詩有關。故宮南院此次僅展出12幅中的「小半天之戰圖(攻剿小半天)」。

嘉義市政府指出,林爽文事件與嘉義地名來源息息相關,乾隆51年林爽文反清之役,圍攻諸羅城,城內人民協助清軍有功,翌年11月初三日清高宗下詔,「嘉其死守城池之忠義」易稱「諸羅」為「嘉義」。

清高宗於乾隆53年下令,製作10座紀工碑石與龜座,以褒揚福康安之戰功,其中4座全刻滿文,4座全刻漢文,2座漢滿文合刻,而漢滿文合刻的1座立於嘉義,稱為「福康安紀功碑」,其餘9座立於台南府城。

市府說,「福康安紀功碑」現仍豎立於嘉義公園,到故宮南院看「小半天之戰圖」,順道到嘉義市走走,可以更瞭解這段歷史。(編輯:黃世雅)11008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賴阿勝圖書文物特展 詮釋文化人生命態度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