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文學作品改編影集 吳明益:創作者間碰撞激勵

2021/3/21 20:18(3/21 21: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1日電)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近期引發熱烈討論,原著作家吳明益說,對他而言,影視改編最為重要的意義,就是創作者彼此之間的碰撞、激勵。

吳明益小說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所改編的影集在昨天迎來結局,製作影集的公共電視與原子映象也將影集製作的過程及細節集結成「天橋上的魔術師 影集創作全紀錄」一書,由木馬文化發行,今天在台北松菸誠品舉辦新書座談,邀請吳明益與資深國際版權人譚光磊共談書籍影視化的經過,以及彼此對於文學改編影集的看法。

譚光磊指出,自2014年就已有製作單位有意願要改編影集,但一直沒有契合的計畫,直到2016年,收到公視完整的企劃,「覺得公視很有誠意要做這件事。」因此才促成「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的誕生。

譚光磊以他多年的版權代理、行銷經驗,解釋影視改編在台灣目前的難處,「出版產業很辛苦、很窮,影視產業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其實也很窮。」

譚光磊說,影視製作團隊要先拿下書籍的影視改編權利,才能去跟電視台等平台提案。但他也說,影視製作公司縱使已經拿到改編權利,提案也不一定會通過。在如此繁複的過程中,出版社、製作公司、電視台等角色都有不同的考量,也因為如此,書籍改編影視才會困難重重。

對於影視改編,吳明益也回應主持人詢問他當年在臉書對影視改編團隊所提出的「四個不要」,包括不要是湊熱鬧的團隊、不要是對原著或文學沒有愛情的團隊、不要是一心以為用行銷就能騙取觀眾支持台劇的團隊、不要是對自己的創作理念沒有自尊的團隊。

就最後一點,吳明益解釋,「藝術創作不論是文字寫作、影視工作都一樣,自尊心會使自己受不了的一再修改、一再挑戰自己。」

吳明益也提到,文學在這個時代不若在影像出現前強勢,「在第八藝術(影像、電影)出現之前,前七個藝術都是文學在詮釋的。」他解釋,留聲、影像科技發明之前,過往的戲劇只能透過劇本流傳,音樂也要透過文字描寫才得以傳承,舞蹈也是要靠文字描述才得以被記錄。

「文字曾經非常霸道地宰制了傳遞文化的角色,但是到近100多年來,影像飛快地襲奪了這個部分。」吳明益說,近期他在反思文字的角色縮小後,文學創作者不過是諸多藝術的其中之一,把文學作品交給別的藝術去表現時,「會產生一種張力,這個張力來自於文學是一個附益的東西。」

吳明益說,當代這種不同載體的創作內容改編,是讓他興奮的,如「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中,用了陳昇的歌曲「最後一次溫柔」,「如果之後再去聽了陳昇的跨年演唱會,回家會飽滿、充滿,想寫一首詩,這是創作者對創作者的一種碰撞、激勵。」他認為影視改編的意義就在這裡。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吳明益提到,至今最開心的,就是所有他的作品改編,都是創作者來接觸,「創作者本身的興奮感,使得想要改編作品。」他認為,這樣的改編過程,才是最能迸發創作能量的,也才是影視改編最為重要的關鍵。

「天橋上的魔術師 影集創作全紀錄」已在全台上市,書中包含主創團隊的14篇專訪以及超過200張的劇照,完整記錄「天橋上的魔術師」影集改編歷程。(編輯:張雅淨)11003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