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成若涵刻劃城南古今繁榮 鐵雕藝術照亮汀州路

2020/9/17 13: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7日電)60年代的公館,當時還有火車行駛,車站就在寶藏巖山下的汀州路上,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訪談居住在城南的耆老,將早年城南的常民生活化為鐵雕藝術,永久放置於汀州路上。

原定在3月開展的「寶藏巖光節」,受到疫情影響,延後到9月中才開展,今年主題定為「相依的總和」,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說,今年是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開村十年,「十年來藝術家與居民共生,產生什麼火花?相依的總和又是什麼?」

寶藏巖光節除了邀請16組藝術家及團隊,透過現地製作,與寶藏巖在地故事連結,另外則是邀請在村子裡生活的民眾、周邊的萬福國小學生加入創作。這群以寶藏巖為根的在地居民,在都市發展脈絡裡,經歷了體制的動盪與波折,逐步嘗試迎合變化,也跨越障礙尋求共識,最後在寶藏巖找到共生的價值。

成若涵的創作「城南紀事,台北既視」,置放在汀州路要前往寶藏巖的街道牆面上。成若涵表示,創作前採訪了5名在地耆老,從他們口中找尋城南過往記憶。其中一名耆老提到,兒時的寶藏巖有3棵蓮霧樹,這3棵大樹有如在地的聚寶盆,只要想吃蓮霧便爬上樹摘食。

成若涵也沿用聚寶盆的概念,刻劃從50、60年到現代的變化,當中包括寶藏巖、蟾蜍山、汀州路、台大、自來水博物館等,以每3公尺為一個意象,串連出100公尺長的歷史長流,先用剪紙的方式創作,最後再製作成鐵雕,作品將恆久在汀州路上發光。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成若涵表示,大學時唸台大農業推廣系,畢業後從事紙雕創作,至今剛好畢業滿十年,這次透過寶藏巖光節的創作,讓她重新回到大學時代熟悉的生活場域,也挖掘出過往從沒注意的歷史。

2020寶藏巖光節9月19日至11月8日在寶藏巖展出,19日、20日將舉辦簡單市集與光節開幕派對。(編輯:管中維)10909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