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大廠裁員潮餘波 新鮮人的機會變更少
(中央社台北9日電)受監管政策衝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網路大廠接連傳出裁員,餘波至今未停,甚至影響新人招聘。不只企業縮編,有求職者投了超過200封履歷,只為換1次面試機會。
隨著針對網路巨頭的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少大廠的業務緊縮,在不得不瘦身的情形下,裁員潮接二連三襲來。不少人在年前失業,而即便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情形並未好轉,仍有不少大廠持續裁員,員工人人自危。於此同時,由於人力緊縮,也使得要進入大廠工作的機會變得更加渺茫。
綜合中國時代周報、科技媒體36氪報導,2月底開始,本該是中國人才市場最為活躍的時間點,如今卻變得異常冷清。儘管地鐵、電梯、電視仍能看到大量求職平台的廣告,但依然無法改變網路大廠在春節後步入「招聘寒冬」的現實。
報導提到,今年網路大廠春季招聘的力度明顯減弱,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之下,競爭更加激烈,即便擁有211院校(中國100多所重點學校)的碩士學歷,也無法為求職帶來多大優勢。
有211應屆畢業生在報導中表示,參加春季招聘以來,已投出超過200份簡歷,只收到了1家公司的面試邀請。然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有收到回覆尚屬好事,有求職者說,「如果HR(人資)看完簡歷拒絕我,我都認了;但今年我發的簡歷HR根本不理」。
報導分析,今年春季求職者想要進網路大廠的難度較往年大,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大廠自身發展都遇上了問題。
報導引述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現在中國針對網路科技產業進行規範,整個市場逐漸進入合規發展的狀態,過去各企業蓬勃發展、風起雲湧的狀況不復存在。在轉型發展期的企業,首先考慮的是合規問題,自然就會控制人才需求量和工資總額,因此求職難度也有所增加。
此外,疫情、裁員潮都是企業縮減招募新人的原因。
在求職難的情形之下,報導指出,有些求職者決定回學校繼續念書,也有人放棄進大廠的夢想,準備考公職。(編輯:吳柏緯/李雅雯)11103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