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變化太快 中國補教業者不確定中拚轉型
(中央社台北7日電)中國教育「雙減」政策公布後,在去資本化、去營利化的新形勢下,補教業者幾個月來努力轉型,但業者仍擔心官方突然頒布新的政策,當前的轉型更多是試水溫。
7月下旬,中國官方發布「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項簡稱「雙減」的政策開始在各地落實。
其中對補教業者最具衝擊性的,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課程不得在週末、寒暑假等節假日組織補習,且業者必須改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不得上市融資,收費也需依官方規範。
經濟觀察報9月底報導,「雙減」政策公布2個月後,高途教育投入了成人和職業教育領域;新東方選擇回到老本行,也就是大學生補教;好未來旗下業者正式推出素質教育品牌,發展科學、寫程式、美育等素質課程;作業幫也將於近期上線素質類課程。
近期,新東方宣布將對現有的考研究所、出國考試、職業教育等業務進行課程升級,未來將拓展電腦等級考試、司法考試等教育培訓專案。
報導引述教育投資人徐華的觀察說,目前行業內有70%的機構致力於在週間集中消化客戶以往購買的課程,在此基礎上探索轉型趨勢;有20%的機構已經退出行業,不再涉足教育領域;還有10%的機構選擇既不轉型,也不關店,而是按照規定想辦法轉成非營利機構,以社區門市的形式繼續運營,這一部分主要以小機構為主。
一些地方政府也趁勢在政策中鼓勵教育培訓機構轉型。封面新聞5日報導,成都市雙流區發布技能人才建設激勵辦法,其中提到:鼓勵區內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轉型從事職業技能培訓,並根據當地產業技能人才需求來培訓,培訓人數達每年500人以上的,經認定,當年給予人民幣200萬元(約新台幣860萬元)的補貼。
但轉型並非易事,經濟觀察報引述一名教材研發公司業者周志強說,目前一切都不定,「轉型期會不會繼續出台新的政策,涉足其他賽道再次受到強監管怎麼辦?所以現在每天在做的就是看同行、看行業、看政策。」
報導說,業內人士將當前狀態視為「試水」轉型,由局部再到大範圍嘗試。周志強說,現在大家做的就是看不同企業的具體落地動作,然後匯總成行業的整體動態,當然最終這個行業的走向還是要看國家政策。
而且,大型補教公司在轉型成功前,首先是忙著裁員和縮減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相關的業務。報導指出,除了新東方關閉受政策影響範圍的線下業務,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培優也在逐步關閉教學點,其北京據點已經從155個教學點關到只剩下53個。(編輯:張淑伶/楊昇儒)11010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