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消費模式 中國生鮮電商地盤戰升溫
(中央社台北15日電)疫情擴大了生鮮電商市場大餅。陸媒報導,目前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逼近人民幣6兆元(約新台幣25.6億元),大批電商巨頭挾龐大資本進入,但至今,多數公司仍處在虧損狀態。
工人日報報導,過去生鮮電商新用戶引進難、訂單數少且成長慢,成本居高不下,不少企業在此遭滑鐵盧。但這場疫情改變生態,無法隨意出門的人轉而線上買菜,讓中國生鮮電商高速成長。
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生鮮行業研究報告2020年」顯示,疫情前後,每周購買2至3次的生鮮電商用戶從23.4%增至30.1%。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生鮮到家的需求急速成長,2020年生鮮電商年交易規模約為3641.3 億元,年增42.54%,2023年有望超8000億元。
生鮮電商在疫情中快速崛起後,阿里巴巴和騰訊等網路巨頭紛紛下場,滴滴的「橙心優選」、拼多多的「快團團」、美團的「美團優選」等平台也快速擴張。
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現有7.8萬家生鮮電商相關企業。2020年,中國新增1.8萬家生鮮電商企業,今年至今,已新增3300多家企業。
大批的資本和巨頭湧入這個賽道。報導說,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領域粗估共有14家平台獲得融資136.5億元,今年已公布融資案11起,融資總額超100億元。而近十年來,生鮮電商融資案近300起,涉及項目超過160 個,公布的融資總額達到500億元。
但據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僅有1%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的7%則是鉅額虧損。
業界人士坦言,生鮮電商的客單價低、毛利率低、易腐爛損耗、物流成本高等問題,讓生鮮成為門檻最高的品類之一,目前實現盈利的寥寥無幾。
營利困難,亂象也隨之而來。3月3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以「低價傾銷」和「價格欺詐」罪名處罰5家社區團購企業,日前又再度處罰社區團購平台「十薈團」高額罰款。
重慶京渝研究院研究員莫遠明表示,未來發展生鮮電商,最終還是要看供應鏈、運營能力。當前市場向實力玩家傾斜的趨勢愈發明顯,這可能又是一場電商、供應鏈巨頭砸錢的戰爭。(編輯:翟思嘉/吳柏緯)11006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