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 鶯歌光點美學館盛大登場

發稿時間:2022/04/11 16:27:5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411 16:27:56)文化部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指導,鶯歌光點美學館主辦之「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於鶯歌光點美學館-光點藝術中心展出,展期至4/26(二)。集結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生活工藝館之駐館三位工藝師:陳新讚、許秋鄉、黃南強,在複合工藝創意激盪下,跳脫各自專業領域思維極限,迸發不同以往的創作能量,追求老工藝新詮釋的創新境界。

昨日下午舉行開幕茶會,國立臺灣工藝研究中心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館長郭哲旭,臺灣工藝之家協會榮譽理事長許朝宗,文化部授證臺灣「人間國寶」玉雕大師黃福壽,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設系教授龍宣煌,玉雕工藝家卓旗安,陶藝工藝師徐明稷,台灣工藝之家侯春廷,台灣頂級工藝協會廖冠誠,青花前輩江明姬,鶯歌光點美學館董事長陳慶同暨藝術總監游素清,參展工藝師至親好友,各界藝術同好…共襄盛會,開幕茶會圓滿成功。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開幕茶會圓滿成功,三位參展工藝師:陳新讚∙許秋鄉∙黃南強,以及出席貴賓合影留念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開幕茶會圓滿成功,三位參展工藝師:陳新讚∙許秋鄉∙黃南強,以及出席貴賓合影留念

陳新讚藝師(青花瓷):年輕時第一份工作在陶瓷重鎮-鶯歌從事車台、注漿、上釉、燒窯的工作,而後轉至臺華窯從事青花瓷有關的工作,期間接觸青花瓷、釉上彩的繪製及結晶釉的配釉及燒製。奉行學習的道路沒有終點,在國畫山水、工筆花鳥、水彩藝術、陶瓷釉藥、手拉坯、手擠坯、手捏壺…仍不斷精益求精。陳新讚藝師養成了深厚的陶瓷加工技藝與對青花瓷的熱愛,轉為獨立製作後,努力創作屬於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陳新讚∣青花瓷-古影∣陶瓷 1套(4件1套)∣2021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陳新讚∣青花瓷-古影∣陶瓷 1套(4件1套)∣2021

許秋鄉藝師(籃胎漆器),長年跟隨籃胎國寶李榮烈大師學習竹編與籃胎技法,擁有精湛的竹編技藝,並且持續進行竹工藝籃胎漆器創作。籃胎漆器製作過程繁複,編、下地、塗、研出…需全心專注,技法更需兼顧竹編與漆藝兩類,極為考驗藝師的澄靜心境與精妙技法。文化帶路,物以載道,堅硬的竹子在許秋鄉藝師的慧心巧手下,展現出柔軟有韌性的器物之美,將傳統工藝凝結文化的智慧,簡單的器物中體現民族傳統思想。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許秋鄉∣好結果∣竹∙漆∙木∙麂皮∙藤皮∣60*60*65cm∣2012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許秋鄉∣好結果∣竹∙漆∙木∙麂皮∙藤皮∣60*60*65cm∣2012

黃南強藝師(金屬飾物、玉雕),承襲國寶玉雕黃福壽大師與珠寶首飾匠人龍宣煌大師,在金工與玉石創作上深具個人特色。運用兩項技法的熟識,除了媒合技法的首飾創作外,也嘗試複合媒材的器物創作。黃南強藝師為了更精進創作與設計,遠赴英國進修,注重創作的邏輯思考,靈活各類金屬材質的軟、硬、延、展、鑄、蝕、扭、貼附…塑型趣味,賦予作品獨特美學,同時也蘊含著對於生活、生命的理解,以及文化的傳承。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黃南強∣茶碗∣硬砂岩∙純銀∣12*12*8cm∣2021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黃南強∣茶碗∣硬砂岩∙純銀∣12*12*8cm∣2021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青花瓷、籃胎漆器、金屬飾物、玉器…經典創作相輝映,三位工藝師的藝術洞見與品味,無論獨立創作的嶄新突破,或聯合創作的交融碰撞,低調樸實卻令人驚艷,值得您駐足細品,每週六下午三時,專人藝術導覽。4/12(二)與4/26(二)下午三時,特別舉行「彩繪青花瓷」展演,由陳新讚藝師現場示範分享,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近距離欣賞精緻工藝的匠心美學。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陳新讚∙許秋鄉∙黃南強∣五行複藝∙複合工藝媒材器物創作∣陶∙青花瓷∙竹∙籃胎漆器∙金屬∙石∙玉石研磨∣2022
〈五行複藝—生活器物創作展〉陳新讚∙許秋鄉∙黃南強∣五行複藝∙複合工藝媒材器物創作∣陶∙青花瓷∙竹∙籃胎漆器∙金屬∙石∙玉石研磨∣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