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撤退一甲子 影像紀實登場
(中央社台北17日電)明年是大陳撤退60年,為讓民眾了解戰後歲月,由文化部主辦、中央通訊社策展的「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今天登場,於台北中正紀念堂展出至7月16日。
民國44年1月18日,中共首次採取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模式,大舉進攻大陳島北方的一江山,國軍在王生明將軍領導下浴血奮戰,終在眾寡懸殊的形勢下失守。由於一江山是大陳島的屏障,失去一江山後,大陳島的安危受到嚴重威脅。
同年2月,國民政府基於戰略考量,決定撤退大陳全體軍民,在國軍指揮、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分批自浙江省臺州灣外海的大陳列島,平安抵達基隆港西岸碼頭。
基隆港西岸碼頭不僅見證過臺灣光復、日本人戰敗返國、國民政府軍隊撤退來臺、韓戰反共義士投奔自由等關鍵歷史,也迎接這批「義無反顧」、「摧家毀舍」,選擇追隨國軍來臺的「大陳義胞」。
另外,大陳義胞在基隆停留約兩週後,政府按漁、農、工、商等志願協助義胞登記職別,再陸續安排分發至宜蘭、高雄、屏東、花蓮、臺東等縣市的義胞新村安置。
大陳人背負原鄉記憶踏上異鄉,在臺灣這個新故鄉繼續生根茁壯,經歷文化適應與自我定位的摸索與掙扎,也讓臺灣社會呈現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由文化部主辦,中央社策展,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及新北市浙江溫嶺同鄉會協辦,展覽內容以「大陳防衛」、「大陳撤退」以及「大陳義胞」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故事為主,基隆港西二碼頭見證歷史事件的角色為輔。
透過「英雄之島」、「大陳采風」、「遠離家園」、「碼頭接送情」、「臺灣新故鄉」、「文化傳承新風貌」等6個主題單元,述說大陳人離鄉背井的悲歡歲月,希望建構國民集體記憶,喚起民眾對社會多元文化的包容與認同。
西方諺語「一圖勝千言」,照片所傳達的故事可以跨越教育、年齡、國籍的界線,勾起人們共同的情感與記憶。本展展出的百餘幀照片,皆來自策展單位中央社;其中,大陳撤退前的珍貴照片,都是當時中央社記者在戰火中冒死拍攝而來。這些精彩的照片,極具歷史價值,歡迎於展期內蒞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觀賞。103061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