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極端組織 法成恐攻標靶
法國在中東阿富汗、非洲沙赫爾(Sahel)和馬利等地參與軍事行動多年,早就是當地極端組織的眼中釘,還有法國主張的「自由、平等、博愛」價值和西方文明代表性。
文/曾依璇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在法國舉國歡騰的國慶日這天,一輛19公噸重的白色卡車衝入南部度假城市尼斯(Nice)海濱的英國人散步道(Promenade des Anglais), 高速輾過正在欣賞國慶煙火的人群。
這個向來悠閒的城市在驚慌和血腥中度過漫長一夜,天亮之後,尼斯的海岸和沙灘依然藍白相映,人們卻在岸邊相擁而泣。
這起恐怖攻擊案造成84人死亡,是法國近一年半以來遭受的第三度大規模恐攻案,也是法國有記錄以來死亡人數次多的恐攻事件,僅次於去年11 月罹難人數達130人的巴黎恐攻案。
尼斯恐攻案的主要「武器」是一輛卡車,死者中至少有10人還是孩子,手段單純卻殘忍。
在攻擊接二連三發生的情況下,法國人已習慣上街、出入公共場所都要接受搜查,他們一邊學著與恐怖共處,一邊探問, 為什麼又是法國?
法國在中東阿富汗、非洲沙赫爾(Sahel)和馬利等地參與軍事行動多年,早就是當地極端組織的眼中釘,近年全球合作打擊極端組織達伊沙(Daech),法國與美國站在最前線,連連轟炸達伊沙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據點,還派出航空母艦提高空襲戰力,更給了極端份子報復的藉口。
法國去年開始轟炸敘利亞,達伊沙組織隨即號召追隨者「用任何方式屠殺法國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法國並非唯一打擊達伊沙的國家,卻特別頻繁地成為報復目標,原因還有法國本身主張的價值和西方文明代表性。
法國信守「政教分離」原則,自2010年起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穿著全身罩袍,致使部分極端份子解讀為法國以政教分離為名義、實則排斥伊斯蘭,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們的恨意。
這種仇恨的邏輯也可套用在法國的言論自由上。憑藉言論自由大旗,法國諷刺畫報毫無顧忌地以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Mahomet)為玩笑題材,觸碰穆斯林的底線,看在極端份子眼裡更是不可忍,《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攻擊案便因此而起。
對極端分子來說,「法國價值」與伊斯蘭信仰無法相容,加上經濟不景氣導致就業困難, 讓移民後裔長期在教育、職場上被歧視的問題浮上檯面,凸顯社會融合的失敗。
突尼西亞裔的布雷勒(Mohamed Lahouaiej Bouhlel) 選在國慶日這天攻擊尼斯,也許並非偶然,除了因為人潮眾多、能將死傷最大化之外,也可能是刻意要在這個日子,打擊「自由、平等、博愛」的象徵。
「自由、平等、博愛」是法國立國銘言,也是歐美普遍崇尚的信條,從極端份子的意識形態來說,打擊法國就是打擊西方信奉的價值,還有比這更適合的攻擊目標嗎?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恐攻重創觀光 打擊旅人信心
以法國為標靶的恐攻模式,除了造成直接死傷,也趨向導致長期傷害,也就是一點一點擊潰法國經濟命脈的觀光業。
法國是全球最受跨國旅客歡迎的目的國,觀光業產值達國民生產毛額的7%。2015年,巴黎兩度遭受恐攻後,旅館餐飲業最先感受到旅客取消預訂的衝擊,尤其美國、日本遊客明顯卻步。
而尼斯是僅次於巴黎的法國第二大觀光城市,被形容為「蔚藍海岸的珍珠」,每年迎來400萬名遊客。這次恐攻發生在暑假旺季之初,許多度假客在案發隔天就提早結束行程, 離開尼斯,當地旅館也立即接到大量取消訂房的通知,夏天才剛開始,彷彿就要結束。
接二連三發生在觀光勝地的恐攻案,對法國觀光業的長期影響還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 在高度維安下,若仍有大規模攻擊案發生,全球旅人將失去對法國安全的信心。
不過,零風險從來就不存在, 法國政府自身也這麼承認。
一名案發隔天一早出門買報紙的巴黎居民看得透徹:「我相信並不是維安不夠縝密,而是面對未知的恐怖分子,我們就是無法做到萬無一失,可以想見, 我們還要在這種威脅下生活很多年」。(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6年9月號;訂閱 《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