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0年3月
1980年代,美國哈佛學者奈伊提出「軟實力」的概念。他認為,在國際關係中,一個國家除了經濟及軍事之外的第三方面影響力就是軟實力,主要在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及民意等面向。如今,軟實力成為衡量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全球中央2020年3月

打造國家文化品牌 法國軟實力稱霸全球

2020/3/13 14:2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法國打造文化品牌,仰賴的是對自身文化的珍視與野心,再加上政府對文化藝術的長期投資與愛護,這些養分,成就了法國軟實力勢不可當的成功方程式。

文/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說到法國,您會想到什麼:羅浮宮、藝術、美食,抑或電影、時尚、花都巴黎?為什麼人們對法國的印象大多清晰且正面,甚至某種程度成為浪漫或進步的象徵?問題的答案,可能與法國長期苦心經營的文化影響力息息相關。

長年經營文化影響力 法國軟實力讓世界看見

2017年,法國擠下英國與美國,登上《軟實力30強》報告最強國家寶座。2018年,法英兩國冠亞互換;而根據最新報告,2019年法國再度奪回軟實力冠軍寶座。

這份由美國南加大公眾外交中心和英國波特蘭公關公司(Portland Communications)合製的報告,結合25國民調,以及各國科技、文化、企業、參與、教育、政府六項公開資料進行國家軟實力排名。

分析家表示,除了法國多年經營的國外文化機構以及長年積累的文化底蘊外,脫歐歹戲拖棚和川普爭議不斷導致英、美聲望下跌,而馬克宏國際形象氣勢如虹,領導歐洲自由和國際主義行動,風頭正旺,也是法國登上冠軍的原因。

法國現代意義的文化外交從19世紀中葉已有雛形。為了讓法蘭西從1870年普法戰爭的慘敗中站起,並對外宣揚國威以及啟蒙時期的哲學光輝,法國於1883年創立法國文化協會(Alliance française)。直至今日,被媒體稱為「奇蹟」的文化協會地位仍屹立不搖,成功地為法國宣傳語言和文化。

法國擴大文化影響力的野心,從外交部的工作方向便可見端倪。除了保護海外國民,「在認知戰爭和注意力經濟中,捍衛法國利益與價值並強化法國觀點和形象」也是外交部的重要目標。外交部選用「戰爭」與「經濟」字詞,足見鞏固軟實力的重要性,已與加強硬實力不相上下,甚至環環相扣了。

2010年,法國再創「法蘭西協會」(Institut français),等同外交部和文化部在海外的左右手,並與834個法國文化協會緊密合作。透過法蘭西協會,法國政府希望統一對外各形式藝術、知識交流的窗口,以達文化推廣的目的。因此,除了藝術邀演、產業合製、駐村外,也積極推動各種工作坊、專業培訓等,深化國際文化交流。

出口藝術活動打造品牌 法國肯定等於品質保證

除海外文化機構外,「藝術活動」也是法國的祕密武器。法國藝術節規模與層次,令他國難望項背,甚至被許多大城加以複製。以知名的「白晝之夜」(Nuit Blanche)為例,2002年於巴黎推出後,台北、羅馬、多倫多、布魯塞爾、馬德里、慕尼黑、奧克蘭等城市近年來開始複製其概念,並邀請法國協助或合作。

在此過程中,尚無經驗的城市需要借鏡巴黎,法國因此不僅成功「出口」策展人、藝術經紀、文化場館以及藝術家,更默默擴展了其know-how、文化與藝術哲學的影響力。

法國對於文化經濟的眼光全面及長遠,不僅積極與他國合辦活動以輸出文化,也籌辦各種以季、甚至以年為單位的藝術平台,廣邀各國藝術家、團隊與策展人等前來法國展演。如此,不僅能豐富法國人的藝術視野,更能因外國團隊的到來促進觀光經濟,更重要的是,打造法國市場品牌。換言之,讓「法國肯定」成為國際藝術家的名聲與品質保證。

藝術品出借無國界 博物館外交名利雙收

另外,法國也有計畫地推動「博物館外交」,亦即藝術場館向海外出借展品,甚至開設分館。這項策略當時也引發法國文化界爭論,試圖在珍貴國家無形資產與政治商業利益間取得平衡。2006年,羅浮宮部分展品破天荒借予美國亞特蘭大高等藝術博物館(High Museum of Art)展出三年,以緩解當時法國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而起的法美緊張關係。

2015年,龐畢度藝術中心於西班牙的馬拉加(Málaga)設立首座海外「快閃龐畢度」,並開啟了五年的展陳合作項目,從此確立「快閃美術館」(pop-up museum)的發展方向,開始了向海外輸出場館品牌的策略。

根據馬拉加合作架構,美術館由當地政府興建營運並每年支付龐畢度近150萬歐元的費用,龐畢度中心則出借典藏作品、策展規畫、專業訓練,以及最重要的品牌和形象。計畫成效顯著,開幕三年間已有50萬旅客造訪,馬拉加市政府表示,龐畢度中心為城市帶來了新氣息,並已主動再續約五年。

2017年阿布達比羅浮宮落成,由普利茲克獎得主法國建築師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耗費十年竣工,穹頂多孔狀的鏤空結構形式,讓陽光如雨般灑下。根據合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每年需支付4.5億歐元,以換取羅浮宮30年的授權。

當然,還有近年受到矚目上海龐畢度中心的五年計畫。去年馬克宏訪中的主要行程之一便是為這座展現法國與中國軟實力野心的結晶揭幕,其外交與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透過一系列的博物館外交,法國不僅賺進大筆權利金,更建立了文化藝術輸出的長期平台;而合作方也因博物館的名氣與豐富館藏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前來。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de Gaulle)曾說:「我們的語言和文化對海外許多人而言,是價值、進步、交流的中心,執行和推動它,不僅是我們的優勢,也是責任。」

法國打造文化品牌,仰賴的是對自身文化的珍視與野心,再加上政府對文化藝術的長期投資與愛護,這些養分,成就了法國軟實力勢不可當的成功方程式。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多元是我們的力量 加拿大包容的競爭力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