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2023 in Data|中央社 CNA

Taiwan 2023 in Data

即將送走2023,一年來的風風雨雨我們一起走過,台灣今年歷經缺水、蛋荒、全球通膨等大事,現在我們走到哪裡了?跟中央社一起檢視實際數據,展望更好的2024。

水資源
電力
缺工
民生物價
拚觀光

百年大旱有解嗎?

各水庫每日蓄水量

台灣今年春雨量創下20年新低,是自1951年來第4少的紀錄。南部主要集水區去年5月至今年5月的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的4成至6成,甚至低於2021年百年大旱同期。

雖然5月有鋒面過境,但降雨集中中部以北,對南部解渴效果有限,直到6月梅雨、颱風挹注,水情才逐步緩解。另外,4年來首個登陸的颱風海葵為全台帶來逾1億2000萬噸水量。如今中南部大部分水庫蓄水率都有8成以上,曾文水庫更在9月實施2年來首次調節性放水,預估到明年汛期前都供水無虞。

面對極端氣候挑戰,今年也有多項水利設施竣工。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強化水庫清淤效率,延長水庫壽命;板新清水池啟用實現「雙北共飲翡翠水」,也讓石門水庫有機會支援竹科用水。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預計於明年6月提前完工,穩定嘉義、台南及高雄等地供水。

相關新聞
抗旱作戰1 / 迎戰極端氣候不看天吃飯 經濟部突破瓶頸抗旱大攻略 曾文水庫罕見11月仍滿庫 113年汛期前供水無虞 聖嬰現象將成形 氣象署:113年春雨會較多

到底缺不缺電?

每日用電量與每日發電量
電力來源

根據台電資料,今年1至10月僅亮起8次「供電吃緊」黃燈,相較於去年同期70次黃燈,2次「供電警戒」橘燈,今年電力供給狀況穩定許多。電力來源仍以火力(燃煤、燃氣)為大宗,太陽能雖受天氣限制,沒有陽光時便無法發電,但整體來看發電量持續增加。

再生能源與核能發電量分配

再生能源部分,今年1至10月發電量達210億度,占所有發電量的8.9%;核能發電149億度,占6.3%。3月起,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超越核電,4月份單月光是太陽能發電量就超過核能發電。

不過,今年也確實有多起停跳電事故,但原因皆為設備故障而不是電力供應不足。台電去年提出10年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全面提升全國電網因應突發事故的能力,力求杜絕大範圍停電。

相關新聞
10/30中午綠電量逼近燃煤機組 有餘裕抽水存電供夜間使用 乾貯卡關凸顯社會溝通難 核廢最終處置3大重點一次看 中研院台電研發「去碳燃氫」9月發出首度電 蔡總統:淨零重要里程碑

缺工問題如何解?

各產業職缺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

台灣自去年第2波疫情趨後,國內消費回溫,各行各業人力需求增加,尤其以製造業、住宿餐飲業等需求增加較為明顯。但隨後碰上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台灣外貿表現跟著受限,人力需求也變得相對保守。

根據勞動部113年第1季人力需求調查,製造業需求淨增加回落至4.9萬人,是近3年同期新低。但住宿餐飲業、藝術休閒業等仍創同期新高,顯示國內消費依舊強勁,加上接下來春節效應,人力需求依舊處於高點。

移工來源

人力需求高卻招不到人,除了調整薪資吸引人才外,業界也呼籲引進移工。台灣目前開放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等國移工來台工作,其中又以印尼為大宗。日前開放印度移工議題引起熱烈討論,不過勞動部表示,與印度合作仍在洽談,尚未簽署MOU。但增加新移工來源國是社會共識、避免依賴單一來源國。

相關新聞
展望113年1月人力需求 營建業創歷來新高 企業加薪搶才 調查:2023年平均年薪69.4萬創8年新高 許銘春:增加移工來源國是共識 解決產業缺工

通膨降溫了嗎?

物價指數、民生物價指數

受到俄烏戰爭爆發、國際原物料大漲影響,去年以來全球都面臨通膨危機。台灣雖然受影響程度較小,但去年物價平均漲幅2.95%仍是14年新高。今年初因春節效應升至3%後,CPI逐月下降,6月降回2%通膨警戒線以下。8月後則因颱風影響,CPI再度上漲。

雖然CPI漲幅略微收斂,但民眾對通膨感受深刻。從細項來看,大家常買的蔬果、外食漲幅依舊高,11月食物類CPI漲幅達5.63%。主計總處預估,要讓民眾對通膨降溫「有感」,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

雞蛋產地價趨勢

今年「缺蛋」議題從年頭吵到年尾。年初受到氣溫、禽流感等多重因素影響,雞蛋產量不如預期,好幾個月雞蛋漲幅高達兩位數。隨著進口雞蛋回補需求,及後續液蛋爭議導致消費不振,雞蛋價格回落。

房價所得比

另外,許多民眾關心的房價問題,以房價所得比來看,近幾年數據變化不大,台北市是所得比最高的縣市,新北第2、台中第3。所得比越高,民眾買房負擔愈沉重。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表示,暫不考慮讓選擇性信用管制退場。

相關新聞
通膨微降 主計總處:蔬果外食漲幅仍高 穩定雞蛋產能 農委會祭18.65億元計畫 蛋雞場改建每家補助上限1000萬 楊金龍:房價居高不下 選擇性信用管制不退場

外國旅客回來了嗎?

外籍旅客來源國

疫情趨緩國門重開,台灣今年重迎國際觀光客,已逾600萬人次來台觀光。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1至10月旅客近500萬,其中以香港旅客最多、日本次之,前10名大多是亞洲國家;亞洲以外僅有美國來台人數破40萬,位居第4。

交通部今年提出觀光客600萬人次的目標雖然達成,但仍未恢復到疫情前,2020年全年破1100萬人次的水準。國旅交通不便、景點無法建立品牌、住宿費用高昂...都是問題,網友戲稱「台灣人窮到只能出國」。

住宿房價

今年1月台灣觀光住宿平均房價1晚將近3500元,之後稍微下跌但都維持在2500元以上,比前兩年價位稍高。疫後旅遊潮、物價成本及缺工都推升住宿房價,旅客覺得CP值不高,成為國旅最大考驗。

相關新聞
窮到只能出國玩?揪出國旅高房價背後元凶 民怨國旅貴又難玩不如出國 專家盤點台灣觀光4大致命傷 全球旅客搜尋台灣激增 Expedia調查台北漲2786%奪冠

製作/林傑立、吳冠賢、邱柏綱、宋育泰、古宗儒、楊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