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們在天堂尋找未來的把拔馬麻
這天,他們爬到了台灣上方,卻看到了不少障礙...
2020大挑戰
2020年是全球動盪的一年,台灣雖然受疫情影響相對輕微,卻面臨了另一個「生死交叉」的嚴峻挑戰:死亡人數首度超越新生兒數。
1950年代受戰後嬰兒潮影響,新生兒數來到高峰。後來,因推行家庭計畫、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等因素,生育子女數持續走低。
2020年出生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台灣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
加上受到肺炎疫情影響,戶籍遷出數超過遷入數,「社會增加」數也罕見呈現負值[註]。
國家發展委員會 估算,2070年台灣人口數將降為1449萬人至1716萬人,約為2020年的61%至73%。
2070年工作年齡層人口也較2020年減半,而且其中一半為45至64歲,不僅社會扶養負擔加重,也連帶影響經濟動能與產業結構。
質與量都改變了
不過,學者說,台灣社會一直在變動,老人的經濟與健康狀況已與30年前不同,不一定是需要「被扶養」的族群。
「媽媽」變少了
台灣生育率長年下降,15至49歲的育齡婦女人數自2000年後開始持續減少,這讓出生數下跌得更加明顯。
育齡婦女年紀也有逐漸增長趨勢。
從整體人口結構來看,不僅總人口數逐漸減少,老化程度也快速增加。
國發會預估,2031年將有過半數的女性為50歲以上,生育能量勢必受到約制。
年輕人「不婚」還是「不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表示,台灣少子化的原因不是「不生」而是「不婚」,市府擬發放結婚補助鼓勵結婚。
真的是這樣嗎?
從數據來看,20至49歲女性有偶率確實呈現下滑趨勢,從1971年79.4%跌至2019年的46.3%。
加上台灣非婚生子女比例一直低於5%(2016年歐盟平均是40%),這表示「不婚」確實對生育率帶來影響。
政務委員林萬億認為,不是提升結婚率就一定導致生育率提高,應該把重點擺在提升生育率,為家庭排除扶養子女的障礙。閱讀報導
「爸媽」不想生了?
那,結了婚的夫妻生小孩嗎?
統計數據顯示,有偶婦女生育率[註]確實是下滑了,從1970年代192‰下滑至2020年的72‰。
但觀察2000年後有偶婦女生育率,在68‰至72‰間呈現波動,並未像總生育率一樣明顯下滑,這表示已婚的家庭並沒有生比較少。
受民間習俗影響,2010年適逢虎年,生育率因而降至歷史新低點;之後2012的龍年又再短暫回升。
台灣高等教育漸趨普及,女性就業率也提升,使得生育年齡逐漸延後。
根據統計,2019年生育第一胎的媽媽平均年齡是31歲,相較於1976年的23歲明顯攀升。
近10年來,婦女主要生育年齡層也從25至29歲來到30至34歲,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比例更是從10.6%提升至24%。
高齡產婦增加也使得人工生殖比例增高。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2018年已有1萬236個新生兒是人工生殖,占了總新生兒的18分之一。
由此可見,低生育率不僅是因為不想生,也可能是有生育困難,而人工生殖的花費是筆不小的數目。
那兄弟姊妹呢?
我們常常聽到「現在的家庭都不敢生第二胎了」,真的是這樣嗎?
2019年總生育率:1.05
總生育率是指各年齡別婦女在特定年份的生育率總和,其加總了不同出生世代女性的生育經驗。這是一般常用、每年可立即算出來的便利指標。
在各年齡別生育率不隨時間改變的假設下,總生育率反映婦女一生中生育的子女總數。
但台灣經歷大幅社會變遷,女性晚婚、晚育,許多年齡層的女性生育率開始大幅下降,總生育率的計算方式傾向低估實際特定世代婦女的生育實況。
中研院副研究員鄭雁馨指出,人口學界一般認為使用世代生育率才能反映每個出生世代女性真實的生育行為。
世代生育率是計算特定出生年份婦女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育率總和。
以1973年次女性為例,她們至2017年(約44歲)的生育率是1.61人。
但進一步分析,這數據真正代表的意義其實是:近2成1973年出生的女性在45歲時仍舊未婚,其餘8成已婚者平均生2個孩子。
世代生育率雖比總生育率高出許多,但依然呈現逐漸下滑趨勢。
政務委員林萬億說,不論是觀察哪一種指標,都已低於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替代生育水準(2.1人),這是政府需要警覺的課題。
在結婚對數逐年下降的情況,生第3胎以上的數量還是維持一定水平,甚至生第4胎、第5胎以上還些微增加。
加上台灣非婚生比例低,這表示結婚的家庭仍維持一定的生育動能。
其他國家的情況?
台灣的總生育率變化與亞洲鄰近國家相似。
若與歐美國家相比,台灣的總生育率一直在谷底。
部分原因在於:歐美國家較早歷經生育變遷(可能結婚年齡延後到32歲,就不再往後延了),總生育率與世代生育率愈來愈接近,較能反映實際生育情形。
註:只要出境滿2年以上未入境,戶政機關可以直接辦理遷出國外登記。
※2021年後為推估結果
1950年代受戰後嬰兒潮影響,新生兒數來到高峰。後來,因推行家庭計畫、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等因素,生育子女數持續走低。
2020年出生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台灣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
加上受到肺炎疫情影響,戶籍遷出數超過遷入數,「社會增加」數也罕見呈現負值(註)。
國家發展委員會 估算,2070年台灣人口數將降為1449萬人至1716萬人,約為2020年的61%至73%。
1976年:23歲
1996年:26.2歲
2016年:30.7歲
2019年:31歲
但台灣經歷大幅社會變遷,女性晚婚、晚育,許多年齡層的女性生育率開始大幅下降,總生育率的計算方式傾向低估實際特定世代婦女的生育實況。
中研院副研究員鄭雁馨指出,人口學界一般認為使用世代生育率才能反映每個出生世代女性真實的生育行為。
世代生育率是計算特定出生年份婦女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生育率總和。
以1973年次女性為例,她們至2017年(約44歲)的生育率是1.61人。
但進一步分析,這數據真正代表的意義其實是:近2成1973年出生的女性在45歲時仍舊未婚,其餘8成已婚者平均生2個孩子。
世代生育率雖比總生育率高出許多,但依然呈現逐漸下滑趨勢。
政務委員林萬億說,不論是觀察哪一種指標,都已低於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替代生育水準(2.1人),這是政府需要警覺的課題。
在結婚對數逐年下降的情況,生第3胎以上的數量還是維持一定水平,甚至生第4胎、第5胎以上還些微增加。
加上台灣非婚生比例低,這表示結婚的家庭仍維持一定的生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