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百貨復興館周邊交通。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96年1月14日
BL15
BR10

人潮流失店家出走
東區商圈走向寒冬

台北市東區泛指忠孝東路、敦化南路口向四周延伸的SOGO、頂好市場及明曜百貨等商圈。1950年代,這裡還是稻田與荒地,直到1970年代忠孝西路三、四段陸續通車後,公司行號、百貨商店、餐飲業開始聚集,逐漸發展成台北新興商業中心。由基隆來的國光號在這裡設有站牌,也帶來大量消費客群。

1990年代,捷運木柵線、板南線陸續通車帶進龐大人潮,使得東區更加熱鬧繁華,成為流行時尚的代名詞。不分平假日,每天晚上忠孝東路的地攤滿到巷子裡,KTV一家接一家開,生意好到不行。

2002年東區地下街開始營運,連接捷運忠孝復興站至忠孝敦化站,內有服飾、精品、餐廳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商店,也設有廣場舉辦表演或促銷活動,加上不受天氣、交通等因素影響,熱鬧程度可不比地面上的東區街頭遜色。

不過,好光景已經過去。

2014年開始,新興的信義商圈發展成熟,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和台北101、威秀影城串起的新商圈娛樂機能更完整,與原本的東區距離又近,東區人潮逐漸移往信義計畫區,或重新崛起的西門町、南西商圈,加上店面租金居高不下,許多店家只好歇業或是轉移陣地。

東區待租中的店面。中央社記者朱則瑋攝 107年7月21日

東區商圈的衰微,從捷運進出站人次也看得出端倪。

比較2014年和2019年捷運站平均每天進出人次,東區商圈的忠孝敦化、忠孝復興兩大捷運站每天人流減少1.6萬人次,信義計畫區兩個捷運站人流每天增加3.4萬人次,而西門商圈與南西商圈單一站就增加2.2萬與2.5萬人次。

台北主要商圈人流變化

人潮影響錢潮,房價也受到衝擊。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東區2016年最高店租出現每坪2萬6418元紀錄,此後一路下滑,2019年4月每坪1萬5781元,3年降了40.3%;但西門町2016年最高店租1萬5002元,2018年升至2萬251元。

為搶救商機,東區店家成立商圈發展協會,台北市政府2019年也提出「東區NEXT」計畫,包含加強廣場照明設施、推動假日徒步區、邀請街頭藝人進駐,並與捷運地下街合作等政策,盼能逐漸恢復東區榮景。

2019排行
9
運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