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100個

數據探索正在消失的冬天

中央社媒體實驗室

製作/柯皓翔、陳盈諭、李怡瑩

走過100個

數據探索正在消失的冬天

(中央社)你是否覺得今年冬天沒那麼冷,準備好的禦寒大衣完全派不上用場?你的感受沒有錯,今年是台灣近72年來最暖的冬天,更寫下少見的「冬季全季無寒流」紀錄。究竟這個冬天氣溫有多「異常」?文字寫來冗長,中央社取得中央氣象局自1911年以來超過100年的氣溫數據,用動態圖表帶你一探究竟。

Last Updated: 2019.04.09

根據中央氣象局數據,台灣平地13測站2018/2019年冬季(12至2月)均溫衝上攝氏20.48度,創下72年來新高。國際上評估正常氣候狀況常以30年平均值為基期,若以1980/1981至2009/2010年平均值為準,今年冬季均溫距平值約高2.16度。(按:距平值 當年度冬季均溫 1980/1981至2009/2010年氣候平均值)

這樣的距平值已可用「異常」來形容。台灣冬季氣溫主要受冬季季風影響,暖冬可能與冬季季風「下不來」有關。今年北邊系統大陸冷高壓其實強度不弱,但冷空氣沒有南下到台灣,就往東偏移出去。

傳統上,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若偏暖,東亞沿岸海溫也較高,台灣容易迎來暖冬。今年冬季則算是弱聖嬰,中東太平洋暖海水位置更偏西、超越換日線,以往強聖嬰年容易觀察到的「菲律賓海反氣旋」,今年特徵也較不明顯。

—陳孟詩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中心科長

今年不僅迎來最暖冬季,台北站寒冷日數也創歷史新低。從12月至2月,日最低溫低於14度的天數總共只有10天,這個冬天也可能寫下1950年以來第三次冬半年(10月至4月)無寒流紀錄。

從上圖可清楚看出,冬半年大陸冷氣團(台北站日最低溫介於12至14度)、強烈大陸冷氣團(10至12度)、寒流(10度以下)日數在1986年起驟減,寒冷日數超過50日者僅8年;但若往回看,1986年之前的36年裡,足足有34年寒冷日數超過50日。

目前已有研究指出全球暖化可能減弱冬季季風強度。不同緯度的增暖幅度不一,熱帶較小、北極極區較大,一旦溫差減小了,氣流的流動也不像過去這麼明顯。

—陳孟詩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中心科長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局

註:六站指台北、台中、台南、恆春、花蓮、台東。

註:數據統計自1911年1月至2019年3月。台北、台南站數據曾中斷,缺值部分分別以台北(師院)、台南(永康)站替代。

若以台灣平地6個歷史超過百年的測站為基準,將1911年以來各月的月均溫排序,可發現近年的溫度紀錄多半名列前茅,2000年後各月月均溫也多半高於長期平均值;長期而言,各月月均溫呈現上升趨勢。

科學家已觀察到高溫日數、夏夜日數、連續暖日增加,也有研究指出夏天正變長、冬天正變短。此外,都會區、冬季、夜間增暖較快,民眾用電習慣也隨之改變。

暖化的影響也體現在降雨量,近年發現小雨日減少,可能影響農業生產。南部也觀察到連續降雨日數減少、連續不降雨日數增加的狀況,雨也可能「不下就算了,一下就下很大」,不僅可能衝擊水資源的利用,也影響防災準備。

—陳孟詩
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中心科長

長期來看,台灣北、中、南、東六個氣象觀測站之月均溫均呈現上升趨勢

編輯手札

你上一次關心氣候變遷議題是什麼時候?幾乎每年、每隔一陣子,都會看到「高溫破紀錄」新聞。這次中央社媒體實驗室希望「換個方式」帶你重新感受暖化現象,畢竟,你已經親身感受到今年的冬天真的很不冬天。

在中央氣象局的協助下,我們取得為數不少、未公開的歷史資料,希望讓讀者看氣象的時間軸不再是今天、明天、一週預報,而是一路回溯到1911年。同時,我們試圖挑戰「動態圖表」的敘事優缺點,一方面要玩視覺,端出你沒看過的氣象圖表,另一方面仍要維持相當的易讀程度,盡可能傳達氣候異常的資訊。

這是一種媒體文本的實驗,經過團隊成員來回討論、拉鋸成型。爭論到最後一刻的項目是:為什麼2000-2019年明明比較熱,卻用藍色線條,而非紅色?

圖表裡的顏色通常帶有資訊意涵,但我們考量到這是長期的月「均」溫數據,線段顏色是用來表述年度,而不是溫度,為避免讀者直接從顏色聯想到溫度,也為了維持三段期間的區別度,我們決定選擇這樣的用色組合(至於為什麼不換其他與溫度更無關的顏色?就是美感考量了)。

如果你對這個配色有建議(當然也可以砲轟其他部分),歡迎留言討論。

編OS:雖然製作過程超級繁複、改了又改,但看到圖不斷奔跑,療癒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