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大掃除 小被被攻防戰
此生最鍾愛的被被或娃娃,在爸媽眼裡只是條髒布或臭娃娃。這次你守得住你的小被被嗎?
製作/李郁欣、陳盈諭、劉姿嘉、林琪
有了小被被,就有探索世界的勇氣。
絕對不可以洗
到哪裡都要帶著
再破也不離不棄
失去它,世界都崩塌
煩,被被又不給洗,都是口水味。
臭
髒
換新的不行嗎?
到底為什麼不能洗?
請問醫生,小被被依賴是病嗎?
現職: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灣精神科專科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經歷:耕莘醫院精神科病房主任、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講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對小被被的依賴,與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過程有關。在精神分析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的描述中,這屬於「過渡現象」(Transitional Phenomena),是嬰兒從自己跟媽媽合為一體的狀態,過渡到把媽媽當成外在且分開的關係狀態。而小被被(或娃娃)則是「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
生命之初,孩子肚子餓或一皺眉,媽媽的乳房或奶瓶就送上來了,所以他會認為「媽媽跟我是連在一起的」、「媽媽是我的一部份」、「媽媽是自己可以操控的」,可是隨著成長歷程推進,他會發現有時候媽媽沒發現到他餓了,媽媽也不是時時都在身邊,他開始會有焦慮感和挫敗感。
從「與媽媽是一體」到「知道媽媽是與自己分開的兩個個體」的過程,小寶寶經歷過渡現象,在入睡的時刻,他會使用過渡客體(一條小被被、一個柔軟的東西),這是他抵抗焦慮的防禦方法。
簡單來說,小被被是這個階段中小寶寶情感投注的對象,也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所擁有的第一個極為重要的「非我」之物。
過渡客體不一定是物體,也有可能是一個字、一首曲調或一個怪癖,比如說睡覺前他要哼一些音才有辦法入睡。而比較常見的就是小被被,他要摸它、揉它、聞它,然後他才可以安然入睡。
在這一段「跟媽媽分離」的過程裡,過渡客體可以提供安全感,因為這東西是他完全可以操控的,過渡客體有緩解焦慮的效果。如果家長不去干涉的話,他可以帶著他去任何地方、跟他對話,甚至發展出具創造性的故事或互動,這對未來發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而這個過渡客體像是孩子的一部分,又有點像是孩子的衍生,是具有非常特別意涵的存在。別人不能去改變這個過渡客體,除非是孩子自己想要改變。
這其實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現象,開始的時間不一定,從4個月、6個月到12個月都有可能。不過,很多小孩到5歲之後,慢慢會發展其他興趣,或是說他有新朋友、生活比較多元,他就不會放那麼多注意力在小被被身上,這個習慣自然而然會消失。
有可能是小時候的那一段不記得了。成人或許也有相似的需求,現今的社會裡,手機在社交場合裡便是一種慰藉物品(comfort object),一個讓你覺得舒適的物品,許多人把玩著它以減少焦慮感,如同小嬰兒時期的狀況重現。
幼童的小被被依賴跟戀物癖什麼的是沒有關聯的,其實爸爸媽媽並不需要過度擔心。
如果小朋友要上學了而有必要調整的話,爸爸媽媽可以在2個月前開始協助小朋友逐漸適應,而不是一下子強行戒除,馬上要他跟小被被分離。可以引導小朋友說:「你今天要去學校,學校裡面也會有很多朋友。帶到學校,小被被可能會弄髒弄丟,你要不要把它留在床上?我們跟它說再見,它會等你回來,晚上再陪你睡覺。」或是視小朋友的年紀,給他比較能夠接受的說法。
如果還是很堅持要帶去上學,建議可以先把小被被收在學校櫃子裡,特定時間再拿出來給孩子,漸進地增加孩子與小被被的分離時間。這也是方法。
其實,爸爸媽媽不需要刻意去剝奪或戒除,因為當生活中有別的東西吸引他的的注意力,孩子逐漸發展興趣與人際互動,自然而然地慢慢會跟這個東西分離開來。
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會知道,洗完之後再睡一陣子,小被被又會慢慢回到它原本的味道、觸感、狀態。但對還很小的小朋友,就是盡量減少去干擾他這個行為,降低清洗頻率,以免打斷他的持續經驗,影響過渡客體對小朋友所具有的意義與價值。
這段被剝奪的經歷在他們心裡面都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會有很強烈被剝奪的感覺。孩子當時正在與這個世界締結關係,建議爸媽不要這樣做。
這時候對小被被的依賴是正常的,父母應該要去涵容這樣的狀態。「跟媽媽分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焦慮,他需要用小被被去處理他的情緒,如果你又硬要拿走他的小被被,那對他來講會無所依歸,不知道怎樣去處理挫敗焦慮感。
當興趣範圍逐漸擴展,小被被自動就會戒除。偶而,當小朋友遇到恐懼或有壓力的事情,可能出現更加依賴小被被的狀況,那時候才是家長該去介入的時候,建議爸媽可以試圖去了解他遭遇了什麼,跟他討論、支持他、安撫他,而不是去質問他「你為什麼最近一直常拿著你的小被被」。
其實,小被被跟爸爸媽媽可以是聯盟關係。
建議去找找相似的東西替代。在這段時間裡,家人可以安撫他失去的感覺。再來是要看小朋友發展的階段,7歲後的孩子,也許爸爸媽媽可以陪他進行簡單的告別儀式,或說一些告別的話。7歲前的孩子可能還沒有概念,他可能只覺得「這個東西不見,它可能會再回來」,不理解死亡或永遠的分別是什麼意思。大人則比較有自己排解的方法與工具。
每個年齡的人面對失去的反應與排解能力不一樣,你可以想像,年紀愈小遇到這個狀況,對他來說可能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因為此時他與小被被的關係占了生命裡很重要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