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歷史

發稿時間:2016/11/12
另眼看歷史
另眼看歷史
作者|呂正理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16/09/30

  這是一本給大眾閱讀、為大眾書寫的歷史書。不是史家寫的歷史書,而是半路出家的門外漢以自己的角度把鑽研數十年的東亞史,用一般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撰寫的作品。讓對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很快掌握相當程度的歷史知識,並提供較宏觀的架構,讓沒有餘力讀許多專門研究的讀者能快速全面掌握。

文章節錄

《另眼看歷史:從遠古到1945年中、日、韓、台灣的多角互動歷史》

「月之戀人-步步驚心:麗」的真正歷史背景

  最近,台、中、韓正在同步熱播「月之戀人-步步驚心:麗」,這部韓劇是改編原本就在兩岸三地造成話題的「步步驚心」一劇。韓國編劇的神手,將原本以清朝為背景架構出來的穿越劇,不著痕跡地轉架接到高麗王朝,而且毫無違和感。這齣劇,許多劇迷除了關注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更對男主角所扮演的光宗、高麗宮鬥的主因與勢力糾葛、當時高麗文化民情有熱切的討論。

高麗王朝的建立

  高麗王朝的創始者王建出生於松岳(今北韓開城)。他的家族代代從事與唐朝之間的貿易,也是地方豪族。王建在二十歲時擔任松岳的地方官,投降弓裔,從此為弓裔開疆闢土,屢建奇功,受到重用。然而王建目睹弓裔倒行逆施,自知處境危險,千方百計要離開弓裔遠一點,免得死於非命,卻總是不能如願。弓裔的部屬也都長期擔驚受怕,最後忍無可忍,擁立王建為王,起來反抗,殺死弓裔。

  王建定國號為「高麗」,年號為「天授」,後世尊稱他為「高麗太祖」。他將松岳改名為開城,以之為國都。歷時四百多年的高麗王朝從此展開。

  高麗太祖平易近人而治軍嚴謹,各地方的豪族爭相結交,因而前來投奔的人越來越多,勢力不斷擴張。崔致遠也推薦弟子來為王建效命。高麗由此謀臣戰將齊備。太祖天授十年(九二七年),後百濟甄萱攻陷新羅國都慶州,殺景哀王,擄掠一空。高麗出兵援救不及,與甄萱在公山(今八公山,在大邱市之北)對戰,大敗而還。此後高麗與後百濟戰況膠著,一直到天授十四年(九三一年),高麗軍在古昌郡(今慶尚北道安東)大破後百濟軍,才開始取得優勢。

  戰後,王建應邀到新羅首都慶州,一路上秋毫無犯。新羅仕女交相慶賀,說:「從前甄萱來,如遇虎狼;今日王公來,如見父母。」高麗為民心之所向,統一朝鮮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四年後,新羅最後一位敬順王自動取消王號,歸順高麗。

高麗王朝的新貴族與外戚

  從史實上來看,貴族是高麗時代大部分政治及社會問題的根源。這些貴族從哪裡來呢?主要是原有的地方土豪勢力。高麗太祖王建之得以建國,大部分是靠各地土豪的加盟。這些豪族一開始就勢力龐大。高麗太祖不願意得罪這些豪族,而採取懷柔的政策,以聯姻的方法籠絡他們。高麗太祖的抉擇使得全國因而產生許多有外戚身分的門閥,無一不是想要透過裙帶關係掌握政權。

  太祖王建的兒子高麗惠宗即位不久,爆發「王規之亂」。王規是慶州土豪兼開國功臣,將兩個女兒嫁給太祖,一個女兒嫁給惠宗。太祖的后、妃、嬪之中,有名有姓的就有二十九個,每一個的背後都是地方豪族。因此惠宗繼位之後便面對一大群失意的母后及其背後的豪族,戰戰兢兢地在過日子。豪族之中以王規最跋扈,公然結黨爭權,又暗施陰謀,一心一意希望惠宗早死,以便自己的外孫能夠登基為王。惠宗憂懼而死。惠宗的弟弟定宗幸虧有叔父王式廉帶兵回來,剷除王規,才能繼位。高麗建國之初,王室力量薄弱,甚至不足以自保,由此可見。定宗與王式廉沒幾年也都死亡,原因不明。

  定宗的弟弟光宗(九四九~九七五年在位)繼位,不願意繼續每日擔驚受怕,決定要強化王權,削弱地方貴族。他首先推行「奴婢按檢法」。在後三國時期戰亂之中,各地方土豪都把俘虜及災民當奴婢。土豪的奴婢的數目竟有到達數千人,甚至上萬的。光宗下令調查,如果是良民便放回去自行營生。光宗又鼓勵密報,以種種殘酷的手段,剷除異己,造成奴告其主,子告其父;小人得志,忠良受害的現象。於是乎人人自危,竟不敢在路上耳語。光宗又推行科舉制度,經由考試任官,建立新的官僚體系。這是知識分子企盼已久的,而新起的貴族莫不痛恨。

  第六代成宗(九八一~九九七年在位)認為光宗的改革造成嚴重對立,為了要緩和,遂重用大儒崔承老,採取比較溫和漸進的手法。地方豪族又被吸收到中央。貴族子弟也可以經過所謂的「蔭敘制度」繼承特權,與科舉並行。

  穆宗繼成宗而立,與母后不合,明爭暗鬥,一旁虎視眈眈的大臣又有機會干政。穆宗十二年(一○○九年),武將康兆領兵進京,入宮逼死穆宗,立穆宗的長子顯宗為王,實際上是傀儡。康兆後來在與契丹戰爭中敗死,但是顯宗成為另一個權臣金殷傅的囊中之物。金殷傅將三個女兒都嫁給顯宗,成為下一任高麗王的外公。此後金家又如法炮製,以外戚的身分牢牢掌控王室及朝政。從顯宗到第十一代文宗(一○四六~一○八三年在位),一共有四代,歷時五十幾年,超大門閥「安山金氏」成為真正主宰高麗王朝的豪族。文宗之後到第十七代仁宗(一一二二~一一四六年在位)的八十幾年間,另有「仁州李氏」取代「安山金氏」,以外戚的身分掌控朝政。高麗仁宗既是權臣李資謙的外孫,又是女婿,關係十分奇怪而複雜。高麗的安山金氏及仁州李氏是兩百年前日本平安時代藤原攝關家掌控天皇家的翻版。

高麗武人當政

  若說高麗王朝前段是外戚掌權,那麼後段就是武人干政。高麗仁宗時,李資謙自恃是仁宗的外祖父兼岳丈,專權跋扈。仁宗不滿,暗中聯絡群臣,竟被幽禁。後來與李資謙同黨的武將拓俊京反戈,協助仁宗將李資謙拔除。李資謙之亂雖然被平定,但是高麗貴族跋扈的情況並沒有改變。一般人對於大部分貴族的無能與腐敗非常失望,改革的聲音逐漸高張。貴族都聚集在開京,因此部分改革派主張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將國都遷往西京平壤。高麗仁宗也同意,命令以僧人妙清為首的改革派開始重新建造西京。過幾年西京造好了,以金富軾為首的開京貴族卻攻擊西京派利用圖讖、邪說、迷信蠱惑人心,堅決反對遷都。

  金富軾是「慶州金氏」門閥的代表,也是高麗時代的大學者、大歷史家。韓國第一部史書《三國史記》便是金富軾奉命編撰的。仁宗聽了金富軾的建言,改變主意而不遷都。西京改革派大失所望,於是在仁宗十三年(一一三五年)舉兵造反。金富軾帶兵前往,經過兩年多才平定叛亂。這一場內戰使得西京附近殘破,內部對立更加嚴重。

  高麗王朝和宋朝一樣,重文輕武,武將的地位遠遠落於文臣之後。但高麗比宋朝更糟的是文臣大多是貴族出身,家室顯赫,擁有良田美宅。相對地,武將卻大部分生活寒傖,因而個個內心裡忿忿不平。經過兩次以武力平定內亂,武人事實上已經直接掌控大部分的軍隊,但是文臣對武將仍然是頤指氣使,甚至公然侮辱。仁宗的兒子毅宗生性淫逸放縱,建了許多豪華宮殿,帶頭與貴族們過著荒誕奢靡的生活,使得武將們更加反感。毅宗二十四年(一一七○年),大將軍李紹膺於大庭廣眾之中被文臣韓賴掌摑,摔倒在階梯下。早先也曾發生武將被文臣用火燒鬍鬚的情事。數十年的仇恨,終於忍耐不住而爆發。以鄭仲夫、李義方為首的將領發動兵變,殺盡所有的文官,並且將毅宗放逐,另立毅宗的弟弟為王,是為高麗明宗。

  這一場流血政變稱為「庚寅之亂」,之後,高麗王朝中幾乎所有的官都由武人出身的擔任。武人一旦掌權,也和貴族文臣沒有兩樣,開始強奪土地、農田、豪宅,爭權奪利。二十幾年中,武人之間如狼群爭肉,又連續爆發數次的流血政變。高麗明宗二十六年(一一九六年),政權落在崔忠獻、崔忠粹兩兄弟手中。當初發動庚寅之亂的武將們自相殘殺,已經沒有一個留下來。

  崔氏家族廢掉明宗,其後又陸續擁立四個高麗國王。前後六十年中,高麗國王等於是傀儡。崔忠獻又建立起私人部隊,稱為「都房」,歷史上因而稱他的政權為「都房政權」。崔忠獻以為軍隊私有化便無懼於叛變,卻沒有料想到都房政權將來要面對的並不是國內的叛亂分子,而是無敵於天下的蒙古鐵騎。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