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多潛則 明星仍受限
好萊塢有許多說不出口的潛規則,講出來就會惹麻煩,但龐大的商業機制的確依據這些規則運作;業界不願說出的是,「白種加男性」就是賣座方程式,有色的女演員要出頭難上加難。
文 廖漢原
美國黑人女星薇歐拉戴維斯(Viola Davis)獲得第67 屆艾美獎(Emmy Award)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獲此獎項的首位非裔演員。戴維斯得獎時說:「在我心中,我看到一條線, 線的那一邊是美好的綠地與鮮花,美麗的白人女性張開雙臂歡迎我,但我始終感覺到不了那裡,跨不過那條線。」
這段話不是戴維斯所創造,她引用南北戰爭時期,反對蓄奴並親身營救奴隸家庭的非裔女性杜伯曼(Harriet Tubman)名句, 說明好萊塢和美國電視圈即使進入21世紀,心態和環境仍是白人與男性至上,有色人種,特別是女性難任要職,銀幕要角總是由白人擔綱的偏差現象。
戴維斯的得獎宣言觸動美國敏感的種族神經。台下的黑人女星塔拉吉韓森(Taraji Henson)與凱莉華盛頓(Kelly Washington)興奮鼓掌熱淚盈眶;白人女星克萊兒丹妮絲(Claire Danes)則表情五味雜陳,許多人對戴維斯的感言不表認同。
1965年出生的戴維斯自幼即有表演天分,出身於藝術名校茱利亞學院,1993年畢業後投身百老匯舞台劇,但演藝生涯坎坷,到43歲才等到突破的機會。
一如少數族裔在美國演藝圈面臨的困境,戴維斯即使在2001年獲得舞台界最高榮譽「東尼獎」(Tony Award),在電影與電視中仍找不到重要角色。浮沉多年後,才終於在2008年的電影《誘.惑》(Doubt)綻放光采,與同劇的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和菲利浦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平起平坐,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戴維斯在《誘.惑》的戲分不多,不過與梅莉史翠普的一場戲,讓史翠普對她的演技讚不絕口;最後在2011年的電影《姊妹》(The Help)中挑大樑,飾演種族隔離時期的南方女僕,再度入圍第8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好萊塢有許多說不出口的潛規則,講出來就會惹麻煩,但龐大的商業機制的確依據這些規則運作;2014年,北韓駭客竊取並公布索尼(Sony)影業高層電郵,其中嘲笑非裔演員和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往來對話不過是冰山一角,業界不願說出的是,「白種加男性」就是賣座方程式,有色的女演員要出頭難上加難。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戴維斯說,「『機會』就是將有色女性與其它人區隔的手段,沒有有色人種的角色,有色人種就不可能贏得艾美獎。」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與收視小眾化,美國電視網近年來逐漸重視少數族裔、同性戀者等各種分眾的收視權益,黃金時段電視劇不再只見白種演員擔任要角,多了族裔與文化多元性。美國廣播公司(ABC)陸續播出非裔女製作人兼編劇香達萊姆斯(Shonda Rhimes)的《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醜聞風暴》(Scandal)和戴維斯主演的《謀殺入門課》(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等叫好叫座的劇集,這些作品打破族裔界線的劇情,讓人大開眼界。
在《謀殺入門課》中,戴維斯同時飾演律師與犯罪教授,演技收放自如,表情層次豐富。她的角色有個白人老公,還有個黑人情人,進入第二季,又增加了白人女同志戀人。劇情變化多端,連戴維斯也稱這與現實生活差異甚大,演起來相當過癮。
萊姆斯筆下充滿跨種族的戀情與性愛橋段,在美國許多仍視跨種族與同性婚姻為禁忌的地區,挑戰觀眾的常態視覺,卻也成功掀起話題,薇歐拉戴維斯亦成了影視焦點。
戴維斯的得獎感言不是無的放矢,黑人女星荷莉貝瑞(Halle Berry)2002年成為首位非裔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後,好萊塢「白化」的現象未見改善,荷莉貝瑞的星運也沒有改觀。2015年奧斯卡主要演員獎項全部由白人包辦,入圍電影題材僅有《逐夢大道》(Selma)以非裔為主題。
她的此番話也告訴美國白人觀眾,早在19世紀黑人民權運動中,即出現一位不顧性命爭取平權的女性勇者杜伯曼。至今許多白種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不會同樣輕易地發生在少數族裔身上,包括教育與就業機會。好萊塢就是白種男性把持的商業機制,女性與少數族裔出頭需要更多努力。
杜伯曼也曾說過,「每個偉大的夢想都由有夢的人開啟,要經常記得,每個人心中都有力量、容忍和熱情,才能摘下星辰,才能改變世界。」(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5年11月號;訂閱 《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