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零工經濟夯 失業率40年最低
英國失業率創40多年來最低,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人力市場的彈性,英國估計有100多萬人是零工經濟工作者,但也產生幾個不安因素,最重要就是勞資權力不對等,這可能導致工作條件惡劣、薪資偏低。
文/戴雅真 (中央社駐倫敦記者)
英國估計有100多萬人是零工經濟工作者,許多人都是簽署「零時契約」(zero hour contract)。
「零時契約」要保證可隨時上工,依工時支薪,但工時的不穩定造成所得不穩定,僱傭關係也相當脆弱。然而,對於一些工作內容不固定的雇主,以及工作時間不一定的員工而言,「零時契約」也給予許多彈性,對於學生或是家中有長輩、小孩需要照顧者而言,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工作方式。
根據統計,截至2016年11月, 英國簽署「零時契約」的人數已經多達170萬人,占所有工作契約的6%,速食店、餐廳、零售業者和飯店者使用最廣。
然而,英國政府也強調,「零時契約」是為了給予雇主與員工彈性,不應該永久被當成正常工作契約的替代品。靈活運用勞動市場人力 壓低英國失業率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顧問馬修泰勒(Matthew Taylor)2016年10月被現任首相梅伊(Theresa May)任命為英國工作現況評估小組召集人,去年7月發布《泰勒報告》(Taylor Review)。
《泰勒報告》指出,英國近年來的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就業率高達74.8%,為有紀錄以來最高;失業率則為4.7%,是1975年以來最低。
英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彈性的勞動力市場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WEF)《2016-2017全球競爭力報告》的最有效率勞動力市場(most efficient labour market)項目中排名第五,僅次於瑞士、新加坡、香港和美國。
《泰勒報告》表示,根據「英國工業總會」(CBI)研究,有彈性的勞動力市場比起死板的勞動力市場,能創造更高的就業率、更低的失業率,也更能保護勞工權益,並讓實質薪資更與時俱進。
《泰勒報告》根據英國皇家藝術、製造、商務促進學會(RSA)的《好的零工經濟》(Good Gigs)報告指出,零工經濟對於年輕人特別有吸引力,在16至30歲族群中,有四分之一表示未來會考慮打零工,這也顯示零工經濟的快速成長。
報告中指出,雖然英國勞動力市場看似強勁,而且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勞動力市場的彈性,但也有幾個不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員工與雇主之間的權力不對等,這可能導致工作條件惡劣,以及薪資偏低。
會導致權力不對等,可能是因為員工無法選擇雇主,原因可能在於雇主在某一在地產業或技術產業占據主宰地位,導致員工失去選擇權,而受害的往往是低技術員工,因為他們必須在失業與忍受不滿意工作兩者之間掙扎。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勞工保護指標,英國勞工受到的保護低於法國或德國,英國對於臨時雇員的規範也較法國及西班牙鬆散。
《泰勒報告》強調「好工作」的重要性,認為所有工作都應該公平公正,因為儘管社會上有最低薪資規定和救濟系統,但是唯有公平的工作環境,才能讓民眾,尤其是低收入民眾有晉升管道,有機會提高薪資,並且在工作時受到尊重對待。
報告中針對英國勞工環境提出多項建議,其中之一就是讓勞工的聲音被聽見。報告指出: 「勞工能對公司的決定有更多發言權,會讓勞工感覺更好,創造出一個管理層及員工相互合作的環境,也會提升成就感及生產力。」
報告認為,英國對於刺激經濟和創造就業自有一套「英國方法」,不需要大幅改動,不過仍必須確保勞動力市場的活力,以因應未來新的商業模型、自動化,以及脫歐的不確定性。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