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發稿時間:2024/05/10
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
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
作者|楊渡
出版社|南方家園
出版日期|2024/05/03

《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是作家楊渡用盡心神所錄的報導文學全攻略,除起源、定義、形式、內容、精神等文類原理外,且探討大量優異名家,如馬奎斯、亞歷塞維奇、傑克.倫敦、白曉紅、關曉榮、沙博爾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更有楊渡在場的第一手見證,及寫作心法絕無藏私大披露。
在重大的事件中,新聞關注的是事件發生的事實,而報導文學關注的,永遠是人,是生命。報導文學不僅是文學,也不僅是故事,而是觀點。報導文學,是時代的見證,也是個人生命史的見證。

內容節錄

《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報導文學十三講》

序文/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有故事要說。

  身邊的奇人異事,眼見的人間不平,耳聞的感人故事,自己親身所遭遇的感動、可笑、可愛、離奇、荒誕的諸種現實,都可以成為故事。而一則感人的故事,動輒十萬百萬的點閱,從社交平台,一路延伸到line、Youtube、小紅書、微信、抖音等。有時某一則感人的故事、敏銳的批評、觀點新穎的文章,也會被一些媒體工作室所轉用,以動畫方式呈現。

  要言之,媒體已不再是紙媒時代的單向輸出時,各種可能使用的傳媒,從文字、照片、影像、漫畫、動畫、視頻、音頻(podcast)到傳統的紙媒、電視台,都是一種表現形式。而承載的媒體平台,則從社交平台到各種影音平台都有。

  在這個多繽紛而多元的時代,人們發覺,最重要的不僅是要呈現什麼內容,而是如何去呈現。也就是,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從傳統媒體到網路時代,從記者作家,到網路自媒體作家,正如當代新聞的定義有待改寫,報導文學歷經時代的大變遷,許多觀念有待釐清,許多定義有待重寫。

  有人認為「新聞已死」,因為網路時代有太多假新聞了。然而,恰恰是假新聞泛濫的時代,報導文學將以其採訪與報導的真實性,成為一個新時代的證言。

  過去或許有賴於新聞媒體的傳播,現在則有網路自媒體,可以書寫任何你所認為應當書寫的議題。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報導文學最好的時代,也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報導文學作家的時代。

  你的筆,你的手機,你的電腦,都是最好的戰鬥工具,憑著你個人,就可以向這個世界發聲,向這個世界訴說一則發生在某一個角落的事件,一個未曾被看見的容顏,一則最動人的生命故事。

  用你的真實故事,向這個世界發聲,喚出有相同感受的人,變成一個改變世界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報導文學作家。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重新學一學,回頭看一看,什麼是報導文學,如何構思,如何選題材,如何採訪,如何寫作,如何訴說一則動人的故事,好讓這個世界看見,聽見,並且改變。

  必須特別說明的是,由於本書內容所涉及的引用作品,有起始於報導文學開創期的歐美作家如基希、海涅等,也有世界知名的作家如約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或艾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中間有傑克.倫敦的《深淵居民》、乃至近期的賈西亞.馬奎斯的兩部作品,1980年代的《美國夢》,或更現代的亞歷塞維奇(作品有《二手時間》《車諾堡的悲鳴》等),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作品有《獨裁者的廚師》等),更有白曉紅寫作的相關報導文學書籍多種。總之,引用內容頗多,為了讓讀者可以對作品有感,我難免要引用其部份序文、內容精華片段,即是為了說明報導文學的思想、採訪、構思與寫作技巧等。

  在中文方面,本書也引用了自1920年代以來,中文世界自有報導文學(作為一種文體)以來,一些著名的作品。如朱自清的作品,這是中文報導文學史上,第一篇描述軍閥時代鎮壓學運的報導;描述上海紡紗廠勞工的〈包身工〉;政治反諷的〈開麥拉之前的汪精衛〉等。

  在台灣的作品方面,則有從高信彊時代即己開始的著名報導作品,以及《人間》雜誌的典範,如〈不孝兒英伸〉〈幌馬車之歌〉等,至於近期的作品,如關曉榮的重返八尺門,范毅舜的《老家人》等,作品很多,本書中都會加以舉例。

  本書中的每一個採訪者、作家,都是站在採訪的最前線,站在革命的現場,站在邊遠荒村的部落,站在勞動血汗的工廠,站在群眾吶喊的廣場,站在被歷史所遺忘的古道、站在槍決前的刑場外面……的見證者。每一個採訪者所付出的心血,每一個為了追尋真實而作的努力,每一個為了見證時代而寫下的字句,都是報導文學殿堂的奠基石,讓後來者得以學習借鏡,走上更為坦然、無懼的道路。

  無論如何,在這本書中,您可以看到報導文學的群星閃爍,在人生採訪的道途上,每一個人都不是孤單的。報導文學寫作者的未來也絕不孤單。

  他們曾記憶著每一個存在過的時代,每一個時代的容顏。而我們這時代,也期待著文學群星,寫下屬於這時代的報導文學,為未來的世代,留下生活與思索、愛與文明。

  今日的報導文學,即是我們如何記憶這時代的見證。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