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揭牌 海大將協助建構亞洲海洋基因體資訊庫

發稿時間:2024/05/16 10:07:5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16 10:07:53)

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揭牌(左至右為許濤院長、湯森林執行長、伯森生技張敏麗總經理、許泰文校長、林敏聰副主委、黃向文署長、詹森教授)
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揭牌(左至右為許濤院長、湯森林執行長、伯森生技張敏麗總經理、許泰文校長、林敏聰副主委、黃向文署長、詹森教授)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跨域整合海洋與生技資源成立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並於5月15日下午舉辦揭牌典禮,由許泰文校長偕同中心執行長中央研究院湯森林研究員共同主持,國科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與將接任海委會副主委的海保署黃向文署長也特地到場見證。林敏聰副主委於開場致詞時表示,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會是一個孕育未來科學工作的重要平台,科技發展其實都需要長期的投資,期望臺灣的研究者持續跨領域合作。

林敏聰副主委表示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會是一個孕育未來科學工作的重要平台
林敏聰副主委表示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會是一個孕育未來科學工作的重要平台


黃向文署長致詞時說,基因雖然一般人難以觸及,但真的發揮作用之後,不管是使用環境DNA評估海洋保護區的效果,或是協助醫學用藥的發展,大家都會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許泰文校長也表示,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的成立,不論是在海岸的保育、復育或開發利用都能再更進一步,蒐集的海洋基因大數據也能夠導入人工智慧,更加了解氣候變遷與因應。

黃向文署長說基因資料庫可以協助海洋保護區的劃設
黃向文署長說基因資料庫可以協助海洋保護區的劃設


湯森林執行長指出,臺灣四周環海,位在副熱帶西北太平洋的絕佳位置,擁有驚人的海洋生物資源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潛藏著眾多待發掘的有價值基因。海洋基因體中心要跟校內外及國際合作,創造新的資源,將專注於臺灣周邊海域海洋微生物基因體的解序研究,運用先進的研究設備和技術,配合最新的生物資訊分析方法,取得大量微生物基因體,目前已經有上萬組海洋微生物基因,解序的數量也排在世界前幾名。未來並計劃結合機器學習、AI技術,開發預測和識別具潛力轉化為產業資源的基因,深入探索和挖掘「藍色基因經濟」潛力。

湯森林執行長為來賓解說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的工作
湯森林執行長為來賓解說臺灣海洋基因體中心的工作


此外,中心也會將陸續解開的各種具經濟性、科學獨特性、物種保育性、文化功能性的海洋物種基因體提供研究、產業、教育與保育等,多元服務和合作,持續推動海洋資源的創新運用與永續發展,並培育本土特有海洋基因體研究的相關人才。透過鏈結前瞻科技與數位資訊,期望海大以豐沛科研量能與海洋高階人才,協助海洋永續發展,引領海洋科學邁入數位新世代。

許泰文校長帶領貴賓至海洋能測試場實際觀看海上的浮標
許泰文校長帶領貴賓至海洋能測試場實際觀看海上的浮標


典禮結束後,許泰文校長並帶領貴賓至小艇碼頭介紹海洋環境與氣象即時觀測站與海洋能測試場,海氣象浮標為中心主任蔣國平教授與臺大海研所詹森教授協力合作布放,能藉由數位通訊即時掌握風速、風向、波浪及洋流等水文基礎資料。另外,海洋能測試場的即時監控能了解風機的動態行為與風速、風向,以及即時的發電量,另外海大自行研發的波浪浮球,能夠即時收取海況資料進行數據分析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