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南大博雅講座邀請傅朝卿教授分享世界文化遺產的回顧與展望

發稿時間:2023/05/16 17:13:55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516 17:13:55)國立臺南大學於5月16日邀請國立成功大學傅朝卿名譽教授蒞臨通識博雅教育講座,以「世界文化遺產50年的回顧與展望」為題,就其長期研究與關注世界遺產與臺灣文化資產的經驗與成果,與同學分享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性與登錄標準,希望能帶給臺灣對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一個借鏡。

傅朝卿教授為愛丁堡大學建築學博士,現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其多年來對臺灣的建築文化資產調查與保存不遺餘力。傅教授出版許多有關建築的專書,《圖說臺灣建築文化史》甚至被譽為是建築百科全書。

南大通識中心蔡米虹主任(左)感謝傅朝卿名譽教授(右)蒞校演講
南大通識中心蔡米虹主任(左)感謝傅朝卿名譽教授(右)蒞校演講

傅教授表示,所謂的「世界遺產」是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簽署通過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之所以會有世界遺產產生,源於1952年埃及亞斯文水壩的興建問題,因著名的阿布辛貝爾神廟在水壩建成後會沒入水庫,故有了一系列搶救神廟的方案,也促成世界遺產觀念走向法制化。根據《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世界遺產分為三類,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複合遺產,其中文化遺產又分為文化紀念物、建築群、歷史場所等。近年來則擴及文化景觀。相較於臺灣,傅教授表示,臺灣目前在文化資產保存上面臨的首要困境就是分類,例如臺灣並沒有文化紀念物的類別概念,許多非建築的文物歸類困難,例如彰化八卦山大佛,或是需被保護的文化資產,例如安平劍獅、金門風獅爺等,更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分類名義來保護,導致難以被有效地保存使得數量漸減。相同的問題也出現在建築群、歷史場所中,因為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並沒有相類似的分類項目,而使許多本該被保護的老街、聚落等受到忽略,因而沒落甚至是消失了。

傅教授強調世界遺產是多樣的,屬於人類文明的縮影,是全世界的人類所共有的文化與自然,而不是屬於個人的資產,是具有普世價值的。同時傅教授指出,世界遺產的未來展望是強調韌性、人性與創新,以活的調適來取代死的保存、以創新設計取代盲目懷舊。他特別提出一個觀念,以「轉譯」作為文化遺產永續保存發展的新策略,使新舊共榮才是雙贏的局面。最後,傅教授希望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能多向國際趨勢學習,能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