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COVID-19全球最新情報12/10

2021/12/10 08:12(12/10 08: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0日電)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勿掉以輕心,加速推動疫苗施打作業對付Omicron變異株。由於近半Omicron病例在非洲,世衛也呼籲富國勿再囤積疫苗。Omicron隱憂籠罩,全球跨年活動紛縮水或喊卡。

世界衛生組織(WHO)8日表示,各國須重新評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因應措施,但專家也說,關於現有疫苗對Omicron變異株的防護力還待研究,目前言之過早。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以這支變異株在全球擴散的情形來看,它可能對COVID-19疫情有重大影響,應在更多感染Omicron的病患住院之前加以遏止,時機就是現在。

「紐約時報」報導,距離首例COVID-19確診現蹤將屆兩年之際,8日發布的「2021全球衛生安全指數」(2021 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根據各國應對流行病與大流行的能力,評比195個國家地區後的結論是沒有一個國家有做好應對COVID-19這種等級危機的準備。

由於Omicron變異株帶來的新一波疫情衝擊程度尚不確定,世界各國領袖紛紛取消跨年活動,選擇「靜悄悄」送走2021年。「紐約時報」報導,從巴西、德國到美國等,各地官員紛紛取消耶誕節和新年跨年活動。

法新社公布彙整官方的數據顯示,截至台灣9日晚間7時,全球至少527萬8777人死於COVID-19,至少2億6722萬2780例確診。

以下為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

※亞洲

● 台灣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9日晚間宣布北市新增1例本土病例,個案曾任中研院實驗人員,疑在實驗室遭感染,初判感染Delta變異株,已匡列85人隔離,個案男友採檢結果為陰性。

Omicron疫情延燒,第3劑疫苗間隔是否縮短引發討論。指揮中心9日表示,台灣比照國際做法間隔5到6個月打第3劑,未來若發現疫苗對Omicron保護力衰退較快,會再和專家討論。

指揮中心9日宣布,12月14日起入境民眾提供的3日內PCR報告,將不排除啟程地國定假日、例假日,另提醒入境民眾務必事先準備資料、搭機前完成線上申報並依指示通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9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宣布此消息,因應國際COVID-19疫情變化難測、新興變異株頻傳,且病毒核酸(PCR)檢測可近性已大幅增加,將微調「3日內」PCR報告定義。

● 中國

中國國家藥監局8日公布,已應急批准中國首款COVID-19特效藥;陸媒表示,這款中和抗體療法將可降低78%的住院和死亡率。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國家藥監局8日應急批准騰盛華創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註冊申請。「這是我國首家獲批的自主知識產權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

● 香港

香港當局預定10日推出可追查港人COVID-19狀況的應用程式「香港健康碼」,為恢復與中國大陸通關作準備。

據公布,10日起,港人可在「港康碼」網站以實名登記;「港康碼」分為紅碼、黃碼及綠碼三種,與中國大陸廣東省使用的「粵康碼」對接。

● 日本

日本皇后雅子9日過58歲生日,她的生日感言與去年同樣提及COVID-19疫情,對於許多民眾因疫情於經濟或社會方面遭遇困境,她為此感到心痛不捨。

● 韓國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9日凌晨零時,境內新增7102例確診,連續兩天單日確診超過7000例;在確診者最集中的首爾市,居家治療人數已達近1萬例。

韓國單日COVID-19確診人數7日首次突破7000例,較先前最高紀錄一次飆升近2000例。8日新增案例中20例為境外移入,7082例為社區感染。

以地區劃分,人口集中的首爾市及京畿道分別新增2790例及2141例確診,加上仁川市的497例,首都圈確診數共計5428例;非首都圈以釜山252例為最大宗。

病歿人數新增57例,累計達4077例。危重症人數達857例,超過6成為抵抗力較差的60歲以上族群。

韓國防疫當局表示,9日起開放所有在韓外籍人士至衛生所登錄境外接種證明,以順利在韓接種COVID-19疫苗追加劑,也會發放防疫通行證。

韓國近期疫情升溫,當局除加快追加疫苗的接種速度,也規定出入餐廳、咖啡廳等公共場所時必須出示防疫通行證,未接種或未完全接種者不可與他人同桌、群聚。

韓國政府實施防疫通行證制度,限制未接種者活動,明年2月適用對象將擴及12至18歲青少年,9日遭高三學生控訴違憲。

韓聯社報導,18歲的高三學生梁大林(譯音)等聲請人9日在憲法法院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就防疫通行證制度聲請釋憲,並打算控告總統文在寅、疾病管理廳長鄭銀敬濫用職權。

● 新加坡

新加坡研究團隊研發一款唾液抗原快篩試劑,不僅能減少不適感,幾分鐘就知道是否感染COVID-19,初步臨床試驗結果也顯示,準確度接近被視為「黃金標準」的PCR核酸檢測。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發布新聞稿表示,這款試劑名為PASPORT,由杜克-國大醫學院、新加坡中央醫院、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等單位合作研發,受檢者可自行檢測,且無需額外設備或專業人員協助,幾分鐘就可知道檢測結果。

杜克-國大醫學院指出,由超過100人參與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PASPORT驗出病毒的敏感性(sensitivity)為97%,特異性(specificity)則為90.6%。

新加坡衛生部9日深夜發布新聞稿表示,再發現2起初步驗出感染Omicron的案例,包括一起本土案例,是樟宜機場前線人員;另一起境外移入個案是6日從德國搭機返星的旅客。兩人都已完整接種,也打了追加劑。

● 泰國

泰國9日確認新增2起變異株Omicron病例,讓泰國的Omicron病例累積到3起,都是從國外入境泰國時發現的病例,泰國公共衛生官員指出目前還沒有本土病例,呼籲民眾不需驚慌。

泰國公共衛生部6日公布泰國首起的Omicron病例,是一名35歲的美國旅客從西班牙入境泰國,11月28日登機前的核酸檢測報告為陰性,從杜拜轉機,11月30日抵達泰國,12月1日核酸檢測出陽性,12月3日再度檢測仍呈現陽性,且病毒株為Omicron。

● 越南

越南9日晚間通報日增逾1萬5000人感染COVID-19,寫下近3個月新高。儘管越南的單日新增確診數攀升中,官方仍研議允許入境者居家隔離以取代現行的指定、集中隔離。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衛生官員9日向路透社表示,當局已經在這個南亞國家發現首起變異株Omicron病例。

路透社報導,南部信德省(Sindh)衛生單位發言人表示,全國人口最多城市喀拉蚩(Karachi)一間私人醫院內,一名未接種疫苗的患者確認感染Omicron變異株。

※歐洲

最新調查發現,想要回歸辦公室朝九晚五上班時間的歐洲工作人口僅有14%,半數以上表示,因疫情而盛行的在家工作反而比較有生產力。

● 英國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8日表示,由於COVID-19變異株Omicron病例激增,英格蘭將首度針對夜店等人潮擁擠場所強制實施疫苗護照措施。

強生說,英格蘭將自15日起強制要求進入夜店和大批人潮聚集的場所須出示COVID-19疫苗護照,即500人以上聚集的無座位室內場所。他還說,已打2劑疫苗的人都可獲得疫苗護照。

英國一名家庭醫師說,在早期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變異株Omicron的兒童中,約有15%除了其他症狀之外,還會起「不尋常的疹子」。

英國「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報導,在北倫敦執業的家庭醫師羅伊德(David Lloyd)詳細說明主要出現在年幼群體身上的Omicron感染症狀。

他說,約15%確診感染Omicron的兒童,據稱會起疹子。除了疹子外,還會出現疲倦、頭痛與失去胃口等症狀。

● 芬蘭

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在外交部長確診感染後,被媒體拍到去夜店的畫面,她8日向大眾致歉。

馬林8日在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訪問中說:「我做錯了,我應更仔細考量情況。」

芬蘭八卦雜誌日前拍到馬林前往人多的夜店照片。馬林6日在臉書寫道,她被告知她3日曾暴露於病毒風險,但4日決定繼續晚上的行程。

● 丹麥

丹麥8日通報新增6629起COVID-19確診病例,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8日表示,丹麥將關閉學校、限制夜生活,並敦促民眾在家工作,以遏止疫情升溫。

法新社報導,佛瑞德里克森說,當局將把學校耶誕假期前後「加長數日」,原本假期從12月17日到明年1月3日,現在拉長到12月15日到明年1月5日。

自10日起,酒吧與餐廳應在午夜12時關門,且禁止在午夜12時過後販賣酒類。

※美洲

● 美國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8日核准使用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 Plc,簡稱AZ)研發的合成抗體,幫助對疫苗有不良反應的民眾預防感染COVID-19。

法新社報導,FDA警告,對於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的人而言,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研發的藥物Evusheld「並不是疫苗的替代品」,僅核准用在免疫系統虛弱或因醫療因素無法接種疫苗的民眾身上,例如強烈過敏反應等。

聯邦參議院8日通過共和黨議員提案,推翻總統拜登對民營企業實施的「疫苗或採檢」強制令,有兩名民主黨議員在表決時加入共和黨陣營,投下贊成票。

這項議案以52票對48票通過,將送眾議院審議;預料此案在民主黨掌控的眾院將面臨強大逆風,而拜登也揚言要行使總統否決權。

拜登政府先前下令員工人數超過100人的大企業必須強制員工接種COVID-19疫苗,或定期接受篩檢,影響數以百萬計受雇員工。這項議案一旦在眾院也闖關成功,就會推翻政府下達的強制令。

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 Inc.)執行長博爾拉8日說,初步研究顯示,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會降低輝瑞/BNT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量,民眾接種第4劑疫苗的時程,可能會比原先預期的早。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輝瑞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8日公布初步實驗室研究數據,顯示接種第3劑疫苗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異株;在預防感染Omicron上,打完兩劑所獲得的防護力將顯著下滑。但輝瑞表示,打完前兩劑還是能預防感染Omicron後引發重症。

美第二大公立學校系統的洛杉磯聯合學區(LAUSD)7日聲明,有496名學校職員因為沒有施打疫苗而遭到解雇。

美聯社(AP)報導,洛杉磯聯合學區早先設下10月15日期限,要求所有職員至少施打一劑疫苗,遭到解雇的496人大部分在10月中已經留職停薪。學區要求所有職員在11月15日前完整接種疫苗。

學區教育委員會7日以7比0投票同意解雇這496名職員。學區對外聲明,願意配合施打疫苗的職員占99%以上,不願配合疫苗政策的人數不到1%。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9日批准擴大輝瑞/BNT疫苗追加劑可接種年齡層,納入16、17歲民眾。

● 古巴

古巴新聞社(ACN)8日報導,境內出現首起變異株Omicron病例,患者有莫三比克旅遊史。

據報導,這名患者是住在古巴皮那德瑞奧省(Pinar Del Rio)的醫療衛生工作者,11月27日返國,隔天COVID-19檢測呈陽性反應。

報導說,古巴衛生官員發現這名患者回國後可能曾接觸18人,但這些人都沒有症狀,且病毒檢測呈陰性。

※非洲

目前全球Omicron感染案例中,46%都集中在非洲;世衛官員也警告,富裕國家可能再度囤積疫苗,此舉將影響疫苗全球供應。

聯合國9日表示,隨著Omicron變異株擴散,非洲COVID-19病例一週內近乎翻倍,但率先發現Omicron的南非住院率仍低。(編輯:劉淑琴/核稿:盧映孜)11012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