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融海嘯後首次 韓美簽訂600億美元貨幣互換協議

2020/3/20 08:04(3/20 08: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首爾20日綜合外電報導)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衝擊金融市場,韓國央行除日前宣布降息2碼,19日與美國聯準會(Fed)簽訂貨幣互換協議(FX Swap),規模高達600億美元。

韓聯社報導,這次是韓美史上第二次簽訂貨幣互換協議,考量到當前市場狀況及雙邊交易規模,這次協議規模達600億美元,較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簽訂的300億美元增加兩倍,期限最短為6個月(至9月19日止)。

韓國央行19日發布新聞稿說明,「透過這次協議籌措的美元預計立即供給國內,希望緩解近期美元供需不均造成的匯率驟升狀況,安定國內外匯市場」,並表示希望能透過與各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緩解近期全球美元資金市場遲滯的問題。

LG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趙英戊(譯音)分析,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相當於準備了第二個外匯儲備,簽訂協議的行動本身也有安定金融、外匯市場不安心理的作用。

韓國截至19日生效的貨幣互換協議規模共達1932億美元,包括加拿大(未定限額)、美國(600億美元)、瑞士(約106億美元)、中國(約560億美元)、澳洲(約81億美元)、馬來西亞(約47億美元)、印尼(約100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約54億美元),透過多邊清邁協議(CMIM)可取得的多邊貨幣互換協議規模則達384億美元。

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在官網上宣布,已與韓國、澳洲、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丹麥、挪威、紐西蘭等9國央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期限最短6個月。

韓美首次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韓國央行以韓元向聯準會換取美元,緩解外匯資金流動性不足問題及匯率大幅波動影響。聯準會當時與韓國等14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大部分契約在2010年終止,與加拿大、英國、日本、瑞士及歐洲央行(ECB)的協議則維持至今。(譯者:廖禹揚/核稿:王永志)10903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