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歷任國台辦發言人各具風格 有人在台有分身

2019/11/27 19:23(11/27 20: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27日電)新任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首次踏上發言台就藉著閩南加客語和台灣民眾搏感情。回顧歷任發言人,有人強勢、有人沉穩,有人還經常被綜藝節目模仿而在台灣具有高知名度。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27日的例行記者會出現新面孔,據稱8月就接下發言人工作的朱鳳蓮首次亮相,在開場時先以閩南語自我介紹「我是廣東客家人,在此先向台灣鄉親問一聲好」;隨後又以客家話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在新聞發布台上為台灣鄉親提供服務」。

42歲的朱鳳蓮是國台辦第二位女性發言人,最高學歷為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2003年開始任職於國台辦,曾任港澳涉台事務局副局長,今年8月轉任新聞局副局長。

國台辦發言人稱得上是台灣民眾最熟悉的中國官員之一,歷任發言人各有風格,多年來傳達北京的對台政策,其發言內容也折射出各個時期的兩岸關係和互動。

2005年,北京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當時以「反對和遏制台獨」為首要任務的張銘清發言內容辛辣,因此成為台灣娛樂節目頻頻模仿的對象;某次在北京與台媒聚會時,他笑說「本尊」想去台灣拜訪「分身」。

另一位在台灣有「分身」的是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楊毅,擅長以「四兩撥千斤」的答法,化解尖銳提問。在分身「加持」下,楊毅當時在台灣頗具知名度,據稱某次參訪中南部時,餐廳老闆娘看到他突然冒出一句:「你長得很像楊毅哎!」

先後與張銘清和楊毅同期的李維一在任時不慍不火地執行了發言工作;而朱鳳蓮的前任安峰山應對媒體思慮慎密,「臨『問』不亂」,讓媒體印象深刻,今年因個人因素請辭轉換跑道。

國台辦首位女性發言人為出身媒體的范麗青,曾於1991年以新華社記者身分赴台採訪。范麗青應答低調而謹慎,媒體遇到敏感新聞事件時,最難從她口中捕捉任何蛛絲馬跡。

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於2013年底出任現職之前,曾任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祕書長、國台辦交流局長,對台協商和談判經驗豐富,因此當年初登發言台不但未見生澀,反而處處顯露老手的穩健。

公開資料顯示,國台辦自2000年9月建立例行記者會制度後,至今共有張銘清、李維一、楊毅、范麗青、馬曉光、安峰山及朱鳳蓮等7位發言人,其中馬曉光和朱鳳蓮為現任發言人。(編輯:楊昇儒)10811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