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在同性戀才是多數的世界 一名異性戀的心聲
中央社駐巴黎特派員曾依璇/9月16日
同性戀族群在社會上屬少數,但在上月同志運動會中,異性戀才是稀有的存在。參與今年巴黎同運會的台灣代表團裡,就有居少數的「非主流」選手。
同志運動會(Gay Games)於1982年在美國舊金山首度舉行,今年第10屆由巴黎主辦,有91國參與,台灣選手首次組團參加,賽事已在8月上旬落幕。
一般體育賽事嚴格區分男子組、女子組,同志運動會允許參賽者依自己的認同選組,一名跨性別者可以報名男性或女性項目,並無競賽不公的問題,因為同運會的精神更重「超越自我」,而非「技壓群英」。
對於無法明確歸類自身認同的人,巴黎同志運動會鼓勵他們參加混合性項目,例如帆船,無論性別都可報名。一向只限女子參加的水上芭蕾,在同運會泳池裡也可看見生理性別為男子的姿態。
雖然稱為同志運動會,但主辦單位不只鼓勵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LGBT)報名,也歡迎異性戀同場競技。同運會的宗旨是對抗恐同和歧視,自然不排斥任何認同和性傾向,包括異性戀。
從這個角度來解釋,中文語境裡,同志運動會的「同志」2字不應只解為現代慣用的「同性戀」之意,而是回到更早的字義,也就是志同道合、一起追求某種理想的夥伴們。
這屆同運會,有18名台灣選手參加馬拉松、網球、游泳、滑輪等項目,其中,25歲的桌球選手Danny是當中少數的異性戀者。
率團參賽的台灣同志運動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智群笑說,大家都看得出來Danny一開始很不自在,但沒過幾天,他就成了「玩得最嗨」的幾個之一。
Danny在台灣經常參加桌球比賽,這次是因學姊力邀才參加巴黎同運會。由於桌球圈不大,為了避免無謂的探問,他選擇在新聞中隱去本名,但並不避諱有他在其中的團體照片和姓名公開在社群網站。
回到台灣後,Danny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分享他在9天賽程中的心境轉變。
他坦承,起初覺得不自在,一方面是因為平時沒有這麼密集與同性戀者相處的機會,不知如何應對才好,一方面也是擔心自己被誤認為同性戀者。
但隨著賽事和各種交流活動進行,Danny與隊友朝夕相處,與各國選手也有很多接觸機會,他深受友善和思想開闊的氛圍感動,逐漸放下不安,區分同性戀、異性戀的意識也就淡去。
Danny認為,人與人之間距離的產生是雙向的,當他擔心與同性戀有隔閡時,對方可能也正擔心被排斥,其實只要心態開放,這種脆弱的距離感不難打破。
雖然Danny平時與LGBT族群相處機會不多,但他一向支持同志權益,也為婚姻平權連署簽了名。經過這趟巴黎之旅,他更相信,平權的意思很簡單,就只是「每個人都有被愛的權利」而已,「沒有什麼同性、異性之分,戀愛是人家的自由」。
身為同志運動會上的「萬同叢中一點異」,Danny從一開始的不自在到最後泰然自若,其中心路曲折,或許與自身戀愛經歷不無關係。
他的女友比他年長12歲,在當今台灣社會裡,仍不乏有人對這段年齡差抱持質疑、甚至批評的態度,有時堪稱「言語霸凌」。
Danny心有不平,僅僅因為愛上了某個人,就必須忍受旁人干涉指點,所以他很能理解同性戀者在台灣社會的處境,何況同性戀者的境遇只會比他更加艱難。
帶著這些感悟,Danny不想再去在意他人眼光,也坦然告訴周圍人說,去巴黎是為了參加一場支持同性戀的運動會。
到了賽事尾聲,有人好奇問他到底是不是同性戀,他只淡然回說:「是不是,都無所謂了。」(編輯:廖漢原)10709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