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狗臉辨識擬取代植入晶片 動保界疑非正途

2017/11/6 17:13(11/6 19: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6日電)農委會新任畜牧處處長謝耀清今天說明流浪犬政策時,說出想用狗臉辨識替代植入晶片。會後畜牧處補充,還在找人研發中,難度高。動保界則呼籲,提高晶片植入率才是正途。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審查農委會107年預算時,剛上任的謝耀清回覆立委提問流浪犬政策時說出,強化源頭管理的晶片植入率成效不佳,研議改用臉部辨識。但是媒體進一步聯訪時,謝耀清又不再多做說明。

會後記者詢問畜牧處相關官員,官員表示,全國犬隻目前植入晶片、完成寵物登記平均約6成,都會區較高,非六都就低很多,所以才會想要改用臉部辨識;但是難度高,因為狗可能長得很像,畜牧處有意透過執行內部的科技計畫,找人工智慧(AI)領域的學者研發技術,但是目前連跟誰合作也還沒確定。

記者另訪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aiwan SPCA)執行長姜怡如,她表示,登錄狗狗及飼主資料的方式沒聽過國外有國家是用臉部辨識,而不是用植入晶片;建議農委會設法提高寵物晶片植入率,才是正途。

她質疑,現況飼主未替寵物植入晶片,主管機關是先開勸導單,而非直接開罰,建議改變作法,以提高晶片植入率。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林岱瑾表示,晶片所登錄的資料,包含寵物名字、外貌、是否施打疫苗及節育等,是推動有關家犬及流浪犬管理政策的必備資料,也有利於對飼主做宣導政策及教育,能防止飼主棄養,臉部辨識是否只能協尋走失狗初步快篩之用而已。

她並說,就算要讓臉部辨識功能結合狗及飼主資料,辨識度也必須跟晶片一樣100%正確;呼籲農委會現階段還是回歸設法提高晶片植入率,才是推動流浪犬政策的正途。1061106


延伸閱讀》狗植晶片改臉部辨識 獸醫憂恐難以操作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