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用落差要怪誰 業界:是社會現象

2017/1/14 12:47(1/14 13: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今天在台北舉辦論壇,業界代表說,學用落差是一個「社會現象」,與其怪學生,不如看看整個社會出了什麼問題。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調查成立15年以上公司的中高階人資或管理人士,調查顯示,八年級世代的社會新鮮人,外語、電腦和創新創意能力表現佳,但專業技能、團隊合作、抗壓力較差。

今天論壇上,多位業界代表分享看法。欣葉餐廳執行董事李鴻鈞認為,「學用落差」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台灣從小教育禮義廉恥,卻淪為「詐騙王國」;在校學習隨手清潔,每年跨年活動後仍是垃圾滿地。

李鴻鈞認為,學用落差一直都存在,與其怪學生,不如檢討整個社會。他認為技術的東西,透過新科技,越來越快就能上手,例如現在餐廳用手持點菜機,客人點了牛排,系統馬上會通知服務員接著要問幾分熟,不需要太多的教育訓練。

李鴻鈞認為人才的重點還是意願和態度,業界也需要反省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他以與開平餐飲學校的建教合作為例,實習結束後留下來任職的並不多,因為學生愛學習,業者一定要有系統地建構教育機制,安排一些實際學科課程,才能說服人才留下來,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洋威數控公司總經理林洋鑫表示,學用落差主要是應屆畢業生投入職場後,無法成為「即戰力」,新興產業尤其容易發生人才缺口,因為學界還無法開立相觀課程。另外,非當紅的產業,也可能無法吸引具備相關專長的學生參與。

林洋鑫認為要改善學用落差,可以從增加產學合作著手,業界一同加入人才培育,與學校建立專屬學程,因應新興產業或整合性產業的需求。

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表示,產業變化太快,學校要教的是20年後的業界需求,許多現在的熱門職業,未來都可能不復存在。但與「吃飽、關係、快樂」有關的職業,即便20年後,依然是人類所需,學校可加強相關技能的訓練。1060114

八年級社會新鮮人 外語強專業差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公布一項調查顯示,業界認為八年級世代的社會新鮮人,外語、電腦和創新創意能力表現佳,但專業技能、團隊合作、抗壓力較差。

上述調查對象為成立15年以上公司的中高階人資或管理人士,總共訪問了20間公司,包含製造業、服務業、特殊專業,也包括外商公司。

調查要求人資主管,比較90年、97年、104年新進員工到職後的表現,分成11個核心能力,評比出最佳、次佳和最差。其中代表「八年級生」的104年員工,有3個項目獲得「最佳」,但有8個項目獲得「最差」。

八年級最受肯定的是外語能力、電腦能力、創新創意能力,都勝過六、七年級生。但包括專業技能、解決問題能力、表達溝通、業務能力、團隊合作、工作適應(穩定抗壓性)、學習意願、配合度都敬陪末座。

不過若企業如何挑選人才,履歷篩選以「專業技能」為重,面試時則最看重「工作適應能力(穩定抗壓性)」。產業界特別喜歡高職和科技大學畢業生,因為上述兩種能力都表現較佳。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立昇表示,比較15年來職場的「學用落差」,可能與410教改有關。台灣訓練出大量大學畢業生,但產業升級沒有跟上,仍以中小企業為主,最欠缺的是技術人才。

王立昇也認為,近年教育改革著重「減輕壓力、快樂學習」,卻讓青年抗壓力降低,建議改成「適度壓力、熱情學習」,加強學習意願和抗壓性。

另外,王立昇也建議產業界必須加強公司內部訓練,並建立一套長期規劃的人才升遷遞補體系,並進行工作輪調,才能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1060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