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糖尿病限制糖分攝取就會好?醫師解答

2016/7/3 12:35(7/3 13: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3日電)糖尿病這個文明病困擾不少現代人。有人以為限制白飯、麵包等含糖食物攝取量就能讓血糖值變正常,但這和治療糖尿病其實是兩回事。因為,有些糖尿病不是靠限制糖分攝取就能得到控制。

專治糖尿病的日本醫生牧田善二接受「日刊現代」採訪時曾說,自己也是一路指導病人要控制糖分攝取,但效果有限,頂多就是在限制飲食期間身材變苗條,或血糖值獲得控制,「無法期待獲得更多的健康效果」。

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包含空腹時血糖值大於126mg/dl,以及代表最近兩個月的血糖平均值「糖化血色素」等,但最重要的還是「糖耐力測試」。也就是空腹8小時以上,喝下75克的葡萄糖,2小時後測得血糖值若達200以上即被診斷為「糖尿病」,140以上則為「境界型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血糖值低於140,未必見得就是「正常」。牧田醫生說,就算數據一樣,有些人在血糖值快速上升後,還能恢復正常,但也有人就此維持在高點,降不下來。

可惜非糖尿病專科醫生不明白這點,一看到血糖值因為限制糖分攝取受到控制,就告訴病人“數據在標準範圍內,不必擔心”。事實卻是:「有些人在這個階段就得開始接受治療」

至於要在哪個階段透過限糖攝取,才能讓身體恢復健康?答案或許可從一項花了28年的研究報告找到線索。該研究以可能遭受原爆影響的人為對象,研究人員針對其中曾有糖尿病發病經驗與未發病者各1428人進行空腹時血糖值以及糖耐力測試。

結果發現,「發病者早在發病12年前,血糖值便開始上升,3年後進入境界型糖尿病,若是在此階段,還有可能利用限糖攝取還給身體健康。但再過三年,血糖值會快速飆升,一口氣惡化成糖尿病。此時除限糖外,還得控制血糖,用盡各種方法預防其他併發症」。

綜合上述,狹隘地認定限制糖分攝取是治療糖尿病的唯一途徑,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