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馬拉拉爭受教權紀錄片 首映給倫敦影展

2015/10/11 16:12(10/11 17: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是本週倫敦影展人人都會提上一提的名字。這位巴基斯坦女子爭取受教權的紀錄片「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歐洲首映將獻給倫敦影展。

法新社與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He Named Me Malala)拍攝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的故事。她為爭取巴基斯坦女孩受教權四處奔走,2012年還因此遭到「塔利班」(Taliban)槍擊,險些丟掉小命。

方當妙齡的馬拉拉鋒頭之盛,就連影展最赫赫有名的紅星,似乎也要折服在她那了不起的抱負之下。

美國女星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盛讚馬拉拉,是20世紀初英國爭取婦女參政權運動的小小後繼者。

「馬拉拉:改變世界的力量」在英國、肯亞、奈及利亞、阿布達比、約旦等地拍攝18個月,由美國人古根漢(David Guggenheim)掌鏡。片中,馬拉拉的父親回想,當年他為了紀念1880年對抗英軍的普什圖族(Pashtun)女英雄「馬旺德的馬拉拉」(Malalai of Maiwand),為女兒取了同樣的名字。

現年18歲的馬拉拉說:「我小的時候,很多人會說,『幫馬拉拉改名,那名字不好,那代表悲傷』,但我爸總是說,『那名字有另一個意思,代表勇敢』。」

影片拍攝到馬拉拉在英國伯明罕的家,拍到她在客廳裡,教爸爸怎麼用推特(Twitter),還有和弟弟阿塔爾(Atal)與庫夏爾(Khushal)吵架的畫面。

阿塔爾和姐姐比腕力比輸之後抱怨說:「她在爭人權,但她在家裡好兇。」(譯者:中央社鄭詩韻)10410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