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獲諾貝爾物理獎 麥唐納談核融合談希望

2015/10/7 06:54(10/7 08:0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渥太華6日綜合外電報導)和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加拿大科學家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今天表示,他希望他們的微中子研究能為核融合能源鋪路。

微中子是輕量的中性粒子,可由核反應產生,例如太陽產生陽光的過程。

主流理論宣稱微中子不具有質量,然而梶田隆章和麥唐納率領的團隊實驗,分別證實這並非事實。

法新社報導,麥唐納對加拿大廣播公司(CanadianBroadcasting Co.)表示,他的微中子研究可用以「測量提供太陽能量的核融合反應」。

他解釋道:「知道應用於太陽的計算是正確的,對於了解地球上所做的將大有助益。」

和核分裂相較,核融合是安全、廉價、乾淨,而且幾乎用之不竭的能源。

了解核融合在太陽如何運作,將有助於在地球複製這個過程。當然,在地球複製的規模要比太陽小得多。

72歲的麥唐納說,獲得諾貝爾獎讓他回到多年前。

「我們在1984年開始,當時只有16人,我們持續在這方面研究多年,獲得加拿大鼎力相助。這項研究在這裡非比尋常。」

「後來研究極為成功,我們非常自豪。」

麥唐納在清晨5點接到電話,通知他獲得諾貝爾獎,他知道這不是惡作劇,因為他聽出對方的瑞典腔,他也不介意被從睡夢中叫醒。

他表示,獲得這項殊榮「非比尋常,不過這是向我們團隊多年來的努力致上最高敬意」。

麥唐納1943年出生在加拿大雪梨市,是加拿大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名譽教授,參與索德柏里微中子觀測團隊(Sudbury Neutrino Observatory Collaboration)。

他說:「此事發生在在加拿大真棒,可以讓(Snolab地下物理實驗室)許多學生在過程中有值得紀念的一刻。」

麥唐納已從教學退休,但仍參與研究。

他原先在安大略省索德柏里附近研究微中子的地下實驗室,原是位於地表下兩公里的老礦坑,這個實驗室已擴大為原來的三倍大,目前從事暗物質粒子實驗。

他表示:「這也許會導致另一個(我發現了!)時刻,我們希望就在不久的將來。」1041007

※你可能還想看:
諾貝爾物理獎 二三事報你知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梶田隆章 感謝恩師妻子
諾貝爾醫學獎陸首位得主 屠呦呦為何能得獎?
圖解》回顧2014諾貝爾獎
從數字看諾貝爾獎:最老和最年輕的得主是誰?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