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牛雜碎不算內臟 經長:原本就可進口

2015/2/11 10:40(2/11 13: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1日電)外傳我國將准許骨髓、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食道肌與牛脂6項牛雜碎進口,經濟部長鄧振中今天說,此6項牛雜肉品非內臟部分,原本就可進口,將盡快邀相關單位討論後公告。

鄧振中8日率領經濟部國貿局長楊珍妮等人訪問華府,預計15日返抵國門,此行除了將聚焦台美雙邊經貿議題外,我方將表達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意願,並爭取參與TPP第2輪談判。

媒體報導,為爭取加入TPP,經濟部擬准許骨髓、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食道肌與牛脂 6項牛雜碎進口。

經濟部表示,根據民國99年修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已禁止近10年內曾發生牛海綿狀腦病國家的牛內臟進口。

至於不屬於內臟的牛雜碎部分,經濟部表示,由衛生福利部邀集學者專家,經過嚴密評估,確定不屬於內臟,且食用安全無虞後,才允許進口,如牛筋、耳、唇等,並自99年允許不屬於內臟的牛雜碎進口至今,沒有任何問題。

鄧振中接受訪問時指出,頭骨肉、面頰肉等 6項牛雜碎項目,並非屬於內臟器官,「因此沒有開不開放的問題」,本來不屬於內臟,就是開放項目,過去因相關法令定義不清,因此商人不敢進口。

鄧振中強調,未來還需弄清楚相關進出口規定,讓外界瞭解哪些是許可進口項目,將儘速邀集相關單位開會討論,並對外公告;據了解,將由國貿局研擬專屬稅則號列。

另外,為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我國持續爭取加入TPP機會,外界關切,未來是否會以開放美牛內臟進口,以換取加入TPP,鄧振中表示,目前我國法律已規定不能開放,除非法律修改,否則無法開放,若此次美方有表達關切,將向美方說明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情況。1040211

專家籲三高者 別碰美牛軟組織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1日電)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狂牛症變異蛋白全身都會有,這6處軟組織的瘦肉精累積風險也高過肉,有3高的人吃了,中風、高血壓等病發機率高。

報載衛福部、農委會日前邀集專家進行風險評估及審查作業後,在確認安全無虞前提下,擬准許美國、加拿大30月以下牛隻的食道肌、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骨髓、牛脂 6項牛雜碎進口來台。

據農委會表示,上述6個部位都是軟組織。顏宗海指出,美牛有狂牛症及使用瘦肉精的疑慮,狂牛症的牛主要問題是有變異蛋白分布全身;瘦肉精及其他用藥殘留疑慮方面,軟組織的風險高過於肉,風險度界於肉與內臟之間。

他提醒,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要吃這些部位,因為對健康風險的危害可能會引發中風、心肌梗塞。

另師大化學系教授、前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吳家誠呼籲,風險評估會議的與會專家名單、立論都要透明、公開,並將「憑什麼保證安全」的科學證據說清楚,向社會大眾交代。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接受電話訪問則說,消基會要召開內部會議,再統一對外發表意見。1040211

※你可能還想看:
六項牛雜碎 陳保基不吃
堅守把關 鄧振中:美牛內臟不開放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