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帕運身障分級系統備受質疑 法國明星泳將寧棄賽

2021/8/30 17:4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東京30日綜合外電報導)在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和身障運動中至關重要的分級系統,是依據障礙不同來區分運動員,原應促使身障運動更公平,如今卻愈來愈受抨擊。

法籍游泳選手古航(Theo Curin)兒時因腦膜炎截去部分雙腿和雙手,他不滿現行分級系統及評估選手的方式,決定不參加東京帕運。

21歲的古航說:「一夕之間,兩個雙手完好的人出現在和我一樣的S5組別,不用很聰明也知道用兩隻手游泳很有利。」

帕運接受10種障礙類型的選手參加,廣泛涵蓋了肢體、視覺和智能障礙。但在每個障礙類別中,又依不同的運動能力分級,所以要進一步採用一套旨在確保競爭能力大致相同的系統來替選手分組。

以游泳為例,每一個組別都以不同字母開頭,後面再加一個代表身障嚴重程度的數字。S代表自由式、蝶式、仰式;SB代表蛙式;SM代表個人混合式。身障程度則分為1到10,數字愈小,意味愈嚴重。11至13指的是視覺障礙,14則代表智力障礙。。

古航接受兩輪測試,第一輪是體檢,他得到的臨時分級是S4。但在第2輪的水下測試後,他最終被歸在S5。

他認為,這對他是不公平的懲罰,「只因我懂得如何帶著自己的障礙正確行動」。

「有很多明目張膽的不公平問題令我惱火,真的很荒謬。」

這套分級系統很複雜,也很費時,有些選手覺得不好用。

古航身為法國出類拔萃的身障運動員之一,在社群媒體Instagram有15萬人追蹤,他本打算參加今年東京帕運。

他首度出賽帕運是在2016年的里約,當時他僅16歲,在200公尺自由式決賽拿到第4名,離頒獎台僅一步之遙。

但他今年不在東京爭奪獎牌,反而拍了一支影片,並準備泳渡南美洲的的喀喀湖(Titicaca)。

3度在世界身障游泳錦標賽(World Para Swimming Championships)奪牌的古航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我決定,只要這些分級問題沒解決,我就不參加帕運泳賽。這些問題讓我對帕運運動有點反感。」

古航不是唯一覺得這套系統有缺陷的人,泳壇對此批評尤甚。

美國女泳將朗恩(Jessica Long)28日奪得個人第14面帕運金牌。她曾說,身障運動員一旦功成名就,即可享有愈來愈可觀的名聲和金錢獎勵,因此「作弊的誘因很大」。

批評者指出,評估分級的標準既任意又不科學。

法籍游泳選手蘇皮歐(Claire Supiot)接受法國新聞電台(FranceInfo)訪問時表示,測試是以「目視和根據觀察人的感覺」來做。蘇皮歐的分級今年稍早從S8被改成S9,這讓「奪牌之路的難度大幅增加」。

此外,部分人聲稱有些選手企圖玩弄這套系統,想要被歸在身障程度較嚴重的類別,好占點便宜。

2017年,一名曾負責分級的專員向英國衛報透露,運動員會洗熱水澡或冷水澡、在雪地裡打滾、用繃帶綁住四肢,以便在測試中看起來表現較差。

但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IPC)為這套系統辯護說:「運動上的優異表現決定了最終是哪一名運動員或哪一個團隊勝出。」

帕委會說:「令人失望的是,我們近年看到少數運動員…苦於接受愈來愈激烈的競爭。」帕委會還表示,就算國際分類專業人員認為競爭者都被歸在正確的類別,有些選手寧可質疑分類,也不願接受身障運動的競爭水準已經提升。(譯者:曾依璇/核稿:陳昱婷)11008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日本2教師帶學生看帕運後染疫 千葉急停學校觀賽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