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失手掌不失志 模具師研發電動義肢手

2016/12/6 16:38(12/6 17: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6日電)台南市1名模具師張憲良,2年多前因工作受傷失去右掌,化傷痛為力量研發3D列印製成的「電動義肢手」,滑手機、電腦打字都不成問題,還因此奪得勞動部全國創客擂台賽冠軍。

張憲良指著義肢內部的一個觸鈕表示,就是這小小一塊,用手臂的肌肉碰觸就可以無段式的控制5個手指頭,上手很快,5分鐘就能熟悉觸壓的力道。不管是握手、電腦打字、滑手機、騎腳踏車、喝水、拿起碗匙吃飯、拍照時比讚比YA,這隻「電動義肢手」通通辦得到。

張憲良說,2年多前遭到模具機台壓傷而失去右掌,想著自己不能失志,因此與友人陳俊志合作,以8個月時間用3D列印、程式設計開發「電動義肢手」。手指頭可以動,總成本還不到新台幣3萬元。

他說,國外也有手指可動的電腦手,但價格超過新台幣100萬元;台灣市面上手掌只能開合動作的美觀功能手,要價從9萬元至40萬元都有。比較起來,3D列印的「電動義肢手」可說是物美價廉。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長柯呈枋說,創客代表了「動手做」與「解決問題」的精神。這是一隻仿真的手,用最貼切、實用的方式,協助解決肢障朋友日常生活上的問題。從作品中看到了張憲良面對挑戰、堅持到底的決心,最後才能在全國200件創客作品中奪得冠軍。

張憲良表示,現在已繼續研究開發可以動的單手指,不僅製作快速且成本低廉。近期已有桃園、高雄等地的障友找他幫忙。台灣有很多斷手指的障友需要幫助,現階段都是以公益服務為出發,想用自己的力量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手指還在;也鼓勵大家,只要心智夠堅強,很多事都能做得到。10512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