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因應突發大雨 水利署設降雨雷達

2014/12/15 12:2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15日電)強降雨應變不及,常造成財物、人員損失,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表示,將規劃在全台5處建置低空降雨雷達,以更精密的降雨觀測資訊,作為水災預警與應變依據。

水利署今天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舉行「水利防災科技成果應用研討會」,邀請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教授中北英一,分享日本應用新一代降雨雷達觀測技術,在短延時強降雨的預警經驗,供現階段低空降雨雷達技術發展的借鏡。

水利署表示,近年水旱災防救科技的發展,在水情觀測、災情研判技術和產業防災整合等方面已達具體成果。

如水情觀測技術,目前水利署已發展出較為成熟的河川水位預警、區域淹水預警和水庫放流預警系統,未來將整合推動新一代低空降雨雷達觀測技術,提升水情觀測及預警成效。

在災情研判技術,水利署指出,災情查通報技術有別以往,從過去的被動接收通報進化為主動查報分析,具體成果包含自動化淹水評估系統、自動淹水監視系統、多元管道災情查報系統(如中華電信、7-ELEVEN)等,大幅度提升災害應變期間的情資研判。

另外,水利署說,將整合產業研發技術開發防災設備,希望落實應用緊急淨水系統(Qwater),緩解災時孤島地區無水可用的衝擊;多重影像監視技術可提供災前、災中及災後的全域即時影像,有助於應變期間決策研判。

楊偉甫表示,水利署與中央氣象局合作推動在全台規劃5處地點建置低空降雨雷達,盼以更高密度、高精度降雨觀測資訊,作為水災防救預警與應變決策的依據。10312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