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國創新長照1 / 法國首座失智村沒有醫病關係 村民:因你書寫我存在[影]

2024/5/21 10:14(5/27 10: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進入村莊後,眼前便是如交誼廳般的餐廳,下午茶時間許多村民都聚集在此喝咖啡、聊是非;來探視村民的家人也會在此慰問彼此近況。陽光灑進落地窗,溫暖的空氣讓氛圍如此美好。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進入村莊後,眼前便是如交誼廳般的餐廳,下午茶時間許多村民都聚集在此喝咖啡、聊是非;來探視村民的家人也會在此慰問彼此近況。陽光灑進落地窗,溫暖的空氣讓氛圍如此美好。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長照已是無可避免的重要議題。法國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走訪失智村、跨世代村、長者合租與記憶蒐集4個創新長照的機構,近距離觀察法國如何透過聆聽銀髮族身心需求,打造不同的照護模式。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21日專電)走進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老人家對於亞洲面孔的到訪很歡迎,有人熱情招呼,甚至有位奶奶把記者誤認成自己的女兒,親切地撫摸著臉。雖然這裡多數村民已經遺忘「受訪」和麥克風的意義,但工作人員的安慰很貼切:「隨著他們扮演角色就可以了!」

水泥拱門、木質建材、紅瓦和大片玻璃組成的一棟棟建物,散落在一望無際的視野中;中庭幾株被木椅包圍的小樹隨風輕搖。溫柔、寧靜,是阿茲海默村給人的第一印象,不說的話,還以為這裡是海濱度假村。

上午10時,入口處向左,一間雜貨店熙來攘往,被稱為「村民」的銀髮族推著購物車在志工的陪伴下魚貫走進商店。十多人擠進不大的雜貨店,挑撿食材的喧嘩與熱鬧有點像早晨的市場,不同的是,這些長者不用付帳,採購完、向顧店的志工說了聲再見後就逕自離開。

「您的帽子很好看」,志工親切地稱讚精心打扮的村民,老奶奶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有點不解,志工提醒她:「在您頭上」。老人開心地摸了摸帽子,心滿意足地笑了。

雜貨店旁是娜塔莉(Natalie)經營的理髮店,50多歲的村民菲力普(Philippe)正在串門子。菲力普像個孩子般黏著娜塔莉,友善地打招呼。記者問他老家和職業,他只說「我一直跑一直跑」,在旁人提醒下,菲力普才想起他曾是英姿颯爽的職業軍人。

阿茲海默村雜貨店上午必定熙來攘往,銀髮族村民推著購物車魚貫走進商店,在志工陪伴下進行採買。活化大腦和社交是活動最主要目的,同時也能幫助彼此分攤日常家務。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阿茲海默村雜貨店上午必定熙來攘往,銀髮族村民推著購物車魚貫走進商店,在志工陪伴下進行採買。活化大腦和社交是活動最主要目的,同時也能幫助彼此分攤日常家務。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 「大家庭」沒有白袍醫護

這裡是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Village Alzheimer)。10年前,時任省議長艾馬紐耶利(Henri Emmanuelli)受世界首座失智村荷蘭「侯格威村」(De Hogeweyk)啟發,催生屬於法國的計畫。2020年6月,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於西南部朗德省(Landes)達克斯市(Dax)誕生。

除了怡人的環境,朗德阿茲海默村最大特點就是沒有身著白衣的醫護人員等醫療象徵、尊重村民的喜好與作息、對社區開放交流,以及針對阿茲海默疾病各階段的不同協助。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小百科

  • 阿茲海默症為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失智症,患者不只會發生記憶力逐漸衰退現象,其認知功能和社交能力也會隨之喪失。
  • 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在台灣,80歲以上長者每5人即有1人罹患阿茲海默症。迄今未研發出有效藥物可治癒或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目前藥物只能減輕症狀。

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

看更多
關閉
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早期症狀為短期記憶喪失與輕微認知障礙。隨著疾病進展,會出現語言障礙、情緒不穩、無法生活自理等問題。最後,患者會逐漸喪失身體機能、長期臥床直至死亡。

朗德阿茲海默村共有4大村民區,每區由4棟平房構成,稱之為「家」,每家則有7至8位住戶,全村計約120位居民。此外還有120位各領域員工和80位志工,照護比例極高。

老人家對於亞洲面孔記者的到訪相當歡迎。一走進氣氛熱絡的餐廳,就有人熱情招呼,甚至有位奶奶把記者誤認為自己的女兒,親切地撫摸著記者的臉。工作人員看見記者的慌亂,笑著救援:「隨著他們扮演角色就可以了。」

擁抱「遺忘」 翻篇遲暮之年

訪問失智患者是記者生涯一大挑戰,多數患者已經遺忘「受訪」和麥克風的意義。一般人能接受記者在「訪問」的框架下直指核心,但村民不吃這套,得花時間和他們建立關係。

工作人員提醒記者,「你必須把自己也當成村民,沒人走在路上會突然蹦出突兀問題,要先聊天培養感情,再進一步提問」。

熱愛散步的穆隆蓋(Véronique Moulonguet)症狀屬輕度,願意和記者坐下聊天,但她的詞彙已漸流失,句子中出現許多空白,對過去職業的描述也令人費解。

她斷斷續續地談著爸媽、兄妹和他們的伴侶,卻幾乎未提到兒女。已婚的她甚至舉起手高呼:「我沒有丈夫,還很自由,耶!」直到記者詢問,她才喃喃道:「我有孩子嗎?啊,我有3個孩子」,然後尷尬地笑了笑。或許,她的記憶回到如花的少女歲月。

被問及失智村的生活時,穆隆蓋卻能清楚表示她非常喜歡,「沒有製造噪音,或擾亂的人」。

她說自己一開始適應不良,難以理解他人,連散步都做不到,如今卻非常自在,能在有湖光碧樹、動物農場的地方生活,「我們想做什麼都可以。你看這裡一切都是我們的,真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的」,穆隆蓋讚嘆道。

村民穆隆蓋(左)和佛朗西斯(右)是到了阿茲海默村才認識的,兩人在剛來時都經歷了一段適應期,如今卻非常享受村裡的生活和步調。佛朗西斯強調,失智症最好的解方,就是多和他人交流。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村民穆隆蓋(左)和佛朗西斯(右)是到了阿茲海默村才認識的,兩人在剛來時都經歷了一段適應期,如今卻非常享受村裡的生活和步調。佛朗西斯強調,失智症最好的解方,就是多和他人交流。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像正常人般生活 讓村民找回人性

阿茲海默村計畫負責人夏宏-柏奈爾(Mathilde Charon-Burnel)告訴記者,這裡就是希望村民保持一切如常,「像正常人般生活,一樣採購、煮飯、理髮、社交等」。

2016年籌備期便加入團隊的她告訴記者,要讓入住者找回「人性」。

她說,「他們是獨立個體,雖患疾病,但仍是一般人,也能貢獻。在村莊裡,只要他們喜歡、能力所及,什麼事都可以做。不把他們綁在醫療框架中,他們照常過日子」;「重新做自己,而非被醫生包圍的病患。這是個村莊,我們都是村民,互相認識、彼此遇見」。

在訪問阿茲海默村職員過程中,有位老先生一直無意識地大叫。由於擔心影響收音,曾在法國電信工作的村民莫瑞爾(Patricia Maurel)不斷協助安撫老人。莫瑞爾精神抖擻、思慮清晰,難以相信她也是失智症患者。

提到身體狀況,莫瑞爾表示父親也有失智,可能是遺傳。由於子女未同意,莫瑞爾僅能以錄音方式分享感受,這讓她有些沮喪。

她告訴記者:「我越來越常不知道如何表達,這時我就會微笑,說聲『好吧』,不然還能怎麼辦?有時候流失的東西會回來,但須努力回想。」

但莫瑞爾明確表示,阿茲海默村讓她感到快樂,「我們不寂寞,不僅身體上,精神上也是,該怎麼形容呢?就是在天上最美的東西、美好的事物都在身邊,讓人幸福。有動物、小鳥,讓人感受到生命」。

她說:「我在這裡真的很開心,絕對不想到其他地方。很多人來這裡參觀,大家都羨慕我們。雖然有時會有些憂傷襲來,但我在這很幸福」,她誠懇地發自內心說出對失智村的喜愛。

儘管看到日前來訪的子女很開心,但被問道:「即使可以和孩子一起住,您也會選擇這裡嗎?」莫瑞爾幾乎不假思索回答:「對,我比較喜歡這裡,我們在這裡還會互相幫助。」

當訪問結束,記者關掉錄音器,表示想要引用她所言,莫瑞爾卻說:「不是您引用我,而是當您書寫我故事的時候,我就能存在。」

當莫瑞爾嘗試對著錄音器重複一遍上述話語時,卻怎麼也想不起剛剛是怎麼說的。她看著記者,笑容中帶著輕輕掠過的沮喪與隨之而來的釋懷。(編輯:周永捷)1130521

走進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記者在訪問工作人員時,一位老先生總無意識地大叫。村民莫瑞爾(灰衣背對者)擔心收音,不斷起身安撫對方。她告訴中央社,村莊是「天上最美的東西,美好的事物都在身邊,讓人幸福」。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走進法國首座阿茲海默村,記者在訪問工作人員時,一位老先生總無意識地大叫。村民莫瑞爾(灰衣背對者)擔心收音,不斷起身安撫對方。她告訴中央社,村莊是「天上最美的東西,美好的事物都在身邊,讓人幸福」。中央社記者曾婷瑄達克斯攝 113年5月21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法國創新長照2 / 失智村民擁抱最後微光 重新學習熱愛生活
172.30.142.58